第104章(第2/3頁)

夏去秋來,金風送爽,連綿數月的雨水終於止歇,黃河的水患應該已經解除了吧。秋季晴朗不凍不熱,正是加緊施工的好時節。黃河工事歷時十載方成,光第一階段就得好久,虞重銳還打算把基石打牢了再卸任陪我周遊,明年九月來得及嗎?我倒是可以等一等,但可別等上個三年五載、十年八年的,那就太久了。

我把車窗簾子放下,回頭就見公主蛾眉輕蹙、目光幽微地看著我。她肯定明白我往外看什麽,又以為信王想納我入後宮,那我跟虞重銳就沒法在一起了。

三皇子倒也沒說錯,我是得長點心。

回宮後辭別公主,我剛走到燕寧宮門口,迎面遇見了章三全。他對我行禮道:“縣主回來了,陛下正在宣政殿等候,請縣主移步。”

自中秋醉酒那件事之後,信王還未單獨宣召過我。我問章三全:“不知陛下召見所為何事?”

章三全道:“陛下聽聞縣主出城去送歸安郡王,大概是想問一問此事。”

宣政殿裏召見,我倒不怕他再做出什麽不當之舉來,便說:“請章公公引路。”

信王剛下朝不久,正在殿中看一張絹帛圖,看到我起身下座說:“三弟此去歸安,路上至少要走半個多月,朕已經下令郡守為他修繕府邸,待三弟抵達封邑,想必就能直接安頓入住了。”

我不明白他為何跟我說這個,便規規矩矩地回道:“陛下憐恤幼弟、無微不至,臣女代歸安郡王謝過陛下恩典。”

“你跟他已經解除婚約了,代他謝什麽恩典。”信王嗔道,把手裏的絹圖遞過來,原來是一張洛陽的裏坊布局圖,上頭用筆畫了幾個圈,“朕才想起你還沒有私邸,這是城中幾處空置的園子,你看看喜歡哪處,朕賞賜給你。”

我不禁擡起頭望著他,一時失語:“陛下,你……”

信王柔聲道:“朕知道你跟賀侯祖孫間鬧了些齟齬不快,回賀府多有不便。你是縣主,本就該有自己的宅邸,往後與賀侯再慢慢修好便是。”

不不,我驚訝的不是宅邸,也不是跟祖父的關系,而是……

“陛、陛下的意思是,同意讓我此時就出宮嗎?”

“先帝命你在宮內為貞敬皇後祈福守孝,是因為她膝下空虛。如今她追贈為皇後,與先帝同葬慶陵,受萬代香火,先帝的皇子公主亦是她的兒女。若你不舍這份孝義,堅持守滿二十七月,也不必一定要呆在燕寧宮,只要有心,外面哪兒都是一樣。”信王說著笑了起來,“瞧你,怎麽哭了,這不是朕跟你一早就約好的麽?”

我連忙低下頭,舉袖拭去眼淚。我是真的喜極而泣,原以為還要多費些波折,沒想到他這麽爽快就答應放我出宮。

我跪下謝恩,信王伸手阻止,我執意對他行了叩拜大禮。

“快起來,”信王扶我起身,“如果瑤妹妹舍不得,還想在宮中多住些時日,或者什麽時候又想回來了,朕也隨時掃榻相迎。”

我心中喜不自勝,沖他感激地笑了笑。

“朕還是第一次見……瑤妹妹笑得這麽真心開懷。”信王略一愣神,低頭去看手裏的絹圖,“你先看這些園子的位置,若拿不定主意,朕叫章三全帶你去實地看了再做決定。”

“多謝陛下垂憐賞賜,但宅邸就不必了,臣女本也不打算久居洛陽,不如留著犒賞其他有功之臣。”

信王沒問我打算去哪兒,轉頭看了看殿外天色道:“該傳午膳了。瑤妹妹若無他事,不如留下來與朕一同進膳,就當是朕為瑤妹妹餞行。”

他賜了我這麽大一個恩典,我怎好拒絕,遂點頭應承遵旨。

我的心早就飛到宮墻外頭去了,這頓禦膳吃得全然不知其味,待信王放下玉箸,便迫不及待地起身謝恩告退。

信王並未多加挽留,端坐正席對我說:“瑤妹妹如果改變主意了,記得回來找我。”

我回到燕寧宮,衣物細軟、金銀珍玩皆陛下和信王所賜,身外之物耳,一樣也沒有拿,只取了一只楠木匣子,將姑姑的靈位仔細包好收在其中。

我抱著木匣去昭陽宮向永嘉公主告別。公主聞言自然十分意外:“皇帝讓你出宮了?是一時的嗎,還是永久?他怎麽會同意……”

我也覺得不可思議,出乎意料。“陛下如今是天子了,天子一諾,重於千鈞,自然要言出必踐的。他允諾不傷骨肉手足,不也做到了麽?”

“希望是吧。”公主眉尖輕蹙,“你好不容易重獲自由,大概不會願意再回這宮城,以後我們見面就少了。”

“公主若想召見,我還是會回來的。”我對她粲然笑道,“等公主嫁了駙馬,出宮開府,公主想天天見我都也可以呀!”

公主“噗嗤”一笑:“駙馬就算了,出去開府倒是可以考慮,我在這宮裏也住厭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