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4頁)

宋師竹略一尋思,便道:“隨玉妹妹也知道我們家的情況,這件事只能拜托老太太幫忙。老太太能幫到哪一步,我們都是感謝她的。”

李隨玉都把即將面對的難事說得這般清楚了,宋師竹也沒有求李家一定要為他們竭力爭取。

只有遇事時,才能察覺到自家底蘊的薄弱,譬如這件事,他們就只能憑和李家的交情才能摻合一二。若是李家不願照拂,黃氏哪怕把時辰鐘的圖紙都獻出來,都只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宋師竹心裏有些感嘆,未免又想到了李望宗書房裏的封恒。

皇上現在居然在李家!

饒是宋師竹心裏隱隱覺得封恒會借這件事而起,都覺得他們的運氣真是不錯。

封恒那邊卻沒有宋師竹想象中的那麽順利。

李望宗的書房裏,一架半人高的機械擺鐘穩穩坐落在案上,造型奇巧,做工精致,意義非凡,若不出意外,只要東西傳出去,便能在京城內外掀起一股購買的浪潮。

可事實是,自從封恒出聲之後,本該得到眾人注目的時辰鐘,就無人問津了。

等到高玉珩聽了一半,忍不住掀了棉簾子從隔間走出來,機械擺鐘帶給屋裏眾人的沖擊,更是宣告結束。

高玉珩出來之後,打量的目光便一直集中在眼前的封恒身上。

封恒自然是想要通過李望宗,把話呈到皇帝面前的,但也沒想到高玉珩居然會在隔間。他剛從李先生的態度裏意會到這點時,便忍下了心裏的激動。

因著摸不清皇帝聽到這件事是個什麽心情,封恒被皇帝叫起之後,只露出一些適當的詫異,之後就一直默然站著。

皇帝面色高深莫測,屋裏頭流轉著一股沉悶的壓力,只被封恒請來的了緣大師還能數著念珠,面露微笑,其他幾人都是神色肅穆。

李望宗跟皇帝相處多年,當然察覺到皇帝心中的波濤暗湧,他的目光掃向封恒,心裏有些嘆息。

皇帝聽說封恒獻了幾座時辰鐘之後,便十分好奇,想要一睹為快,又不想讓人知道他出宮了,於是便避在了裏間。

而方才封恒一出口,他就想讓他閉嘴,這些話實在太突然,若是之後證實了是假的,封恒只會給皇帝留下一個輕狂的印象。

沒想到封恒察覺到他的示意之後,卻沒有停下來,李望宗只得硬著頭皮聽他說下去。

可這事實在有些驚奇。

從封恒能請到了緣大師為他背書,到他嘴裏那個夢,都讓李望宗覺得不可思議。

李望宗當然是認識了緣的。先帝時,他奉命督建皇家塔,彼時就和了緣有過諸多接觸。可了緣這個和尚素來閑魚野鶴,不愛管紅塵之事,這回居然破天荒地,出來給封恒做了個佐證。

剛才他一句“狀元是文曲星下凡,夢有奇異,闔該重視”說完之後,李望宗心裏便隱隱浮現一股危機感,心裏十分不踏實。

他定下心神,窺著皇帝的想法,給小徒弟找了個台階,道:“欽天監那邊都沒有算出來的事情,若是你堅持,之後責任便在你身上,你可要想清楚了?”

封恒搖頭道:“這件事情如此不吉利,弟子若不是一連幾夜做了同樣的夢境,也不會如此慎重。老師可以放心,弟子在人前從未向他人透露過半分,只是因著心中實在惶恐,才想要過來找老師商量一二。”

言下之意,他就是找自家先生拿主意來的,沒想到居然會被皇上給聽墻角了。

高玉珩也想到了這一茬,年後的這段日子,他的日子並不好過。原本想著休沐日出來換換心情,沒想到能撞見封恒獻鐘的事。

他和封恒是前後腳到達李家的。高玉珩今日本是想在宮裏陪陪心情不佳的章太後,沒想到太後昨夜夢見了大長公主,一早便在佛堂禮佛。今日出宮之事只能算是臨時起意,封恒應當抓不到他的行蹤,以他的身份,算計他並無半點好處。

思及此,高玉珩便打消了心裏的懷疑,又看了吉祥物一般的了緣大師一眼,這個和尚先前便到宮裏為太後講過經,素來謹言慎行,封恒能得他出來背書,高玉珩心中又添了幾分信任。

可若說這件事是真的,高玉珩又有幾分糾結。大慶朝開朝至今一直風調雨順,到他這裏突然便旱起來,難不成真是老天看他不順眼?

想著封恒說他被徐閣老氣得在朝上吐血,高玉珩便是一陣咬牙。最近他在朝上,被內閣群臣氣得已經差不多快吐血了,要是還要被內閣再羞辱一番,他覺得吐血真是難免的事。

屋裏氣氛肅穆,都在等著高玉珩出聲。

高玉珩良久才呼出一口氣,道:“朕是天子,承天庇佑,老天能托夢給師弟,便說明朕是天命所歸。亂臣賊子通通都不能傷害朕半分。”

李望宗作為當朝太傅,不得不提醒道:“臣在朝多年,從來沒有聽過這種托夢的事情。朝廷大事,怎麽能這般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