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3/3頁)

還有他當時勸她認下宋禎禎時的種種勸詞,那個失去的孩子,就跟一把刀一樣,一直在她心裏不斷割據。

雖然幾個孩子都希望他們夫妻重歸於好,宋文朔也一直盡力彌補,馮氏卻總覺得兩人間沒有進路了。

宋師竹實在沒想到馮氏會跟她商量這種事,不過她也知道,自家二嬸平日裏連個說知心話的人都沒有,這些事應該已經在心裏憋好久了,她想了想,道:“宋家族規,四十無子才能納妾,二叔已經沒有納妾資格了。”

馮氏失笑,蒼白的臉上別有一番風情:“如果我願意,旁人也說不得什麽。”

納妾之事,於她實在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夫家家風極正,馮氏一點都不擔心宋文朔會出現寵妾滅妻之事。就算家裏再有新生子,也比不得前頭幾個已經長成的三個兒子。

而她做的那些離經叛道的事情還少嗎,跟婆婆十幾年不對付,夫妻之間幾盡反目,為了娘家的仇怨置夫婿兒子的前程於不顧,還讓人去跟地痞流氓聯系給馮家找事。一樁樁數下來,馮氏突然覺得宋文朔當年就不該娶她過門。

宋師竹道:“二嬸願意,但是堂兄和二叔肯定不願意,我也不想要有一個小二嬸。”她實在不明白馮氏是怎麽想的,家裏多了一個女人,哪怕馮氏自認能把人拿捏住,可這就是一個分裂夫妻感情的導火索。

宋師竹只要略想想,就覺得禍患無窮。她嘆了口氣,眼睛突然看到門外的一雙皂靴,便從善如流地站起來,輕咳一聲道:“我家裏還有事,我先回去了。”

長輩間的感情糾葛,還是他們自個解決的好。

馮氏也順著宋師竹的視線,發現了一直站在門外的宋文朔。

宋文朔已近不惑之年,性情一向謹慎,讓他的面容看起來有絲絲的嚴肅,沉默片刻後,才道:“你現在不原諒我,還有明日,你明日不原諒我,還有後日,總歸我們下半輩子都會在一塊的。我有許多時間跟你耗著。別想什麽納妾不納妾了。”

被人算計了這一把,他們夫妻之間足足蹉跎了十五年。這些年宋文朔一直活得像個苦行僧一般,就是想要贖當時的罪。

半響,馮氏才道:“你不用這樣,我自己都不知道什麽是原諒。”這些年,她除了恨丈夫,就是恨自己,恨她自己那麽不中用,一場意外就讓那個孩子離開了。

那種血肉生生從身上流走的痛苦,讓她心裏一直空蕩了好些年。她更恨自己年少時一直虛度年華,讓她娘臨死前還要遭受侮辱,十幾年的恨而不得,直到今日才終於大仇得報。

她繃了太久,一時間,真的不知道什麽叫原諒。

宋文朔放柔了聲音,道:“你不知道,咱們就一塊摸索,我總會讓你原諒我的。”

大侄女比宋大郎小了五歲,當年兩兄弟前後腳成親,大哥一直沒有動靜,他卻是三年抱倆,足以說明夫妻間的恩愛。

當年宋文朔是在宴席上一眼看中了馮氏,他知道妻子是獨女後,心中便開始忐忑,但幸好兩家的長輩都疼愛他們,宋老太太只問了他一句是不是想好了,他點頭之後便上門提親,而嶽母也是個疼孩子的人,沒有硬留著閨女在家中招婿,他們兩人才能成就這番姻緣。

百年修得同船渡,宋文朔成親時,便對妻子許過願得一心人的承諾,就算這些年夫妻愛淡情馳,他也從沒有過二心。

馮氏沉默,並沒有多說什麽,宋文朔便當成她答應了。他握住她的手,道:“你再等我幾年,等大郎幾個能站得住腳步,我便帶你回鄉,百年之後,墳冢之中,只會有我們兩個人,不會有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