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3/3頁)

宋文朔搖了搖頭,太後的性子這樣的霸道,他作為臣子,除了憂慮太後有牝雞司晨之嫌,也擔心長公主之事挑破後,太後會不問是非情由就降怒他們家。

前頭都在說吳王的事,宋二郎就沒有想到自家頭上,他搖頭道:“那個禦史也太不會看眼色了。”

宋師竹其實也覺得如此:“若不是太後安排周到,那個禦史現在就要拜到別的碼頭下面了。太後在誅叛一事才立下大功,就算心裏有意見,也不必今日就說出來……”若她是太後,也會覺得惱怒。

因著是侄女說話,宋文朔雖然不贊同,也沒有出聲。

看著自家二叔的神色,宋師竹也知道自己下面的話不好說了。

二叔擔心後宮幹政,她卻覺得還好。

宋師竹對仕途當官的理解,就是找一份社會地位高受人尊敬的職業,上頭坐著的是皇帝還是太後,其實都跟他們這些小魚小蝦沒關系。

朝廷總是需要做實事的人,只要他們能把份內事做好,其他事還是別瞎操心的好。

不過宋師竹還算知道自己的想法大逆不道,便沒拿出來刺激二叔的心臟。

就是在場的封恒,突然看了她一眼,看得宋師竹有些心虛,她接著又挺起胸來。

她為毛要心虛?

她也認為章太後這一步步算計的,心機實在夠深。

想到這裏,宋師竹突然心念一動,覺得章太後既然有這等心計,未必不知道二嬸和宋禎禎的事情。

心裏揣著這個念頭,宋師竹試圖把事情從頭理一遍,可惜她手中的信息太少,著實沒什麽證據能證明太後早就知情。

彼時宋師竹真是沒有想到,太後會召她入宮。

李老太太讓管事過來傳話,叫她後日跟著李家馬車一塊進宮時,宋家上下真的像炸了雷一般。

封恒也十分驚訝,不過他想了想,便覺得極有可能是李老太太在太後面前說了妻子的好話。畢竟這兩日叛王的事沸沸揚揚,太後若是想起她這個引子無可厚非。

宋二郎也是覺得如此,他看著堂妹便不斷嘖嘖起來:“真沒想到竹妹妹還有這種福氣。”

就算是身有誥命的外命婦,也得有相應的品級才能進宮,宋師竹才是一個舉人娘子呢。撇開他們家跟長公主的恩怨不論,真是夠光榮的。

宋三郎直接就開口道:“堂姐,你怕不怕?”他撲閃著大眼睛,眸底滿是好奇。

宋師竹確實有一點點的怕,她兩輩子還是第一回見這種關乎到國朝命運的大人物,不過她在堂弟面前還是十分穩得住,道:“怕什麽,有老太太帶著我呢。”

封恒考慮事情卻是深了一層,他想了想,道:“宮中禮數繁復,咱們得跟老太太借個懂規矩的嬤嬤才行。”這個就連宋二郎也十分贊同。

宋大郎更是道:“我學裏有個同窗的嫂子,最近正好受了誥命在跟宮嬤嬤學規矩,若是李家那邊有問題,我便去跟他開個口。”

跟幾個小輩的情緒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馮氏,馮氏看著宋師竹的目光一直欲言又止。

宋文朔性子謹慎,其實不大願意侄女跟彪悍的章太後見面,但這種事情也不會以他的意志為轉移。見到妻子在一旁一直默默不語,他便安慰她道:“竹姐兒身份太低,太後要是想遷怒,也不會扯到她頭上。”

他自然明白馮氏是怕宋禎禎的事被太後知道了,會害了侄女。可若太後想要追究,現在召進宮的應該是他們兩口子,而不是侄女。

宋師竹也湊過去安慰自家二嬸,說了好些逗趣話才把馮氏逗開懷了,見她神色略緩,宋師竹才語氣輕松道:“二嬸只管放心,我好端端的又沒幹什麽壞事,太後娘娘要是想找麻煩,肯定不會讓李老太太傳話的。”

馮氏看向宋師竹,神色抱歉,第一回覺得自己拖累了侄女。

兒子們是她所生所養,馮氏先頭進京前早已跟他們解釋清楚。

而對丈夫——小馮氏兄妹雖然是她娘家帶來的麻煩,可他當年強按著她認下私生女時,便注定他一輩子都要欠她。

但宋師竹不一樣。侄女對她的關懷出自真心,他們家的陳年恩怨無論如何不該遷累到她身上。

馮氏面上充滿了自責,宋師竹約莫也能猜出二嬸的想法,她想了想,覺得再勸下去也沒用,反正回來之後,馮氏就知道不是她的事引起的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