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3/4頁)

“可是那個女人要是繼續在京城興風作浪,大駙馬一定會被連累的。”丫鬟憂心道。

“我能怎麽辦,從瓊州府去京城,少不了得一個月的路程,等我過去,黃花菜都涼了。”寧氏自嘲道。先前二堂兄一直壓著那家人進京,不也是想著離得太遠,他們無法施為嗎。

現在寧氏也是如此。不過就算她現在在京城,還能親自下場為那對兄妹站場嗎。寧氏一想起他們的身份,就覺得嫌惡。

她道:“好了,別再想這件事了。”李隨玉雖然與她有矛盾,可她要是真的便宜了馮家那些人,外面的人可不得把李家給笑死。

寧氏的勢利眼素來一視同仁,在她看來,馮氏的人出身府城,確實比宋師竹好了一些,但也好不了多少,從頭到尾,她根本就沒把馮家的人看在眼裏。

可她沒想到,沒有她的引見,馮家人還是走到了李隨玉面前。

宋師竹懷孕之後,經常會和李隨玉通信。這一日便發現李隨玉給她的信裏出現了一個十分突兀的名字。她把送信的丫鬟拉住,仔細問了起來。

送信的丫鬟了然道:“封娘子說的一定是馮少爺吧?”她笑,“這件事說起來也是湊巧。”

李家每三個月都會往瓊州府的慈孤所捐贈一批米面錢油。這件事一向由李隨玉負責的。

可前兩個月因著大雨不斷,李家莊子裏許多莊稼被浸死,這一季的捐贈便要從外頭購買。

恰巧李家合作的糧店在供應上出了問題,那位糧商親自過來道歉——

“馮少爺當時是陪著馮糧商一塊上門的。”丫鬟道,“馮少爺是這位糧商的族人,聽說我們家姑娘買的這一批米面是為了捐給慈幼所後,就在姑娘面前打了包票,說會在三日內把答應好的糧食調度過來。”

丫鬟想到了什麽,又笑道:“封娘子不知道,這位馮少爺十分好笑,當時一直說這份生意裏有他參股,堅持要雙倍賠償給姑娘,他旁邊的馮糧商臉色都綠了,也不想想我們家姑娘是缺這點錢的人嗎。”

“我們姑娘當時在屏風後沒有見著他的面,過後還好奇問我,說是這位馮少爺是不是長得一幅傻子樣。”

宋師竹卻不覺得好笑,多少男人就是用一幅憨厚老實的面孔去欺騙姑娘的。

不過在聽到他們還沒見面後,她還是松了一口氣,又立時決定給李隨玉寫回信。

她把馮族長當日來家裏說的話,全都寫在信上了。宋師竹寫完幾張紙後,看著信紙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確保自己把馮族長的醜惡嘴臉全都寫出來時,才放松下來。

那一日她從窗裏看到了,馮遠秋長得還是不錯的,劍眉星目,少年意氣,小姑娘最容易被長得俊俏的人給騙了。

李隨玉接到她的信後,哭笑不得,她不過是提了一句糧商身邊的少年郎說話有理有據,道歉態度也十分誠懇,宋師竹就能緊張成這樣。

她放下手中的信,眼裏的笑意像藏著星子一樣璀璨亮眼。

李老太太在她對面,問明了事情經過後,笑著道了一句:“封娘子到看著是個義氣的人,不枉你和她這麽要好。”她頓了下,突然道:“封娘子出嫁之後,還未曾取字吧?”

李隨玉聽曾祖母這麽說,就知道李老太太起了興致了。

她笑道:“沒有聽宋姐姐說過她有表字。”

李老太太沉吟一下:“你們小輩之間說話沒有忌諱,我若是出面,封娘子不接受便是不尊敬了。我看她為人通透,蕙質蘭心,蕙心一字十分適合她。”她頓了頓,又補充一句,“如今的太後娘娘,便喜歡以表字稱呼人。”

以後的事情誰會知道呢。

在李老太太看來,兒子的這對徒弟徒媳,年紀輕輕,才學俱佳,既有運勢,又有品性,以後能走到哪一步,還真是不好說。

要是有朝一日能用得上“蕙心”這個字,也是宋師竹的造化了。

“那我下回在信裏跟宋姐姐說一說。”李隨玉卻沒有察覺到曾祖母話裏的不同尋常,她在口裏念了幾下,也覺得十分順口。

宋師竹沒想到自己居然比封恒先得到表字。

李老太太是一品夫人,又是大儒之母,她出口為她取字,真算得上是殊榮了。李氏也十分高興,當時宋師竹及笄時,她的字用的是她的小名“竹娘”,因為宋師竹覺得不好聽,家裏便極少跟外人提起。

李氏想到先前的事,還瞪她一眼,不明白她別扭什麽,竹娘多好聽啊。

宋師竹眉毛一擰:“怎麽不叫我師娘,師娘也好聽!”竹娘聽起來就跟豬糧一樣。

李氏覺得閨女強詞奪理,不願跟她起爭執,想了想,又笑道:“蕙心這個字還是不錯的。”

宋師竹也覺得挺好聽的,以前人家在外頭都叫她封娘子,以後她就有別的稱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