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找上門來(第3/3頁)

一旦外面大環境有些不好,隨時都還會被波及池魚掙紮求生。

要不永祥銀行原來的東家也不會這麽爽快就將這個控股股東的位置易手了。

所以借助中平保險上市這個項目的機會,使勁兒敲了李耀陽一竹竿,對於永祥銀行來是賺大了。

市場上,永遠不缺明眼人,雖然說永祥銀行並沒有在同匯豐合作的事情上大張旗鼓,但是有投資人敏銳的從永祥銀行的網點宣傳中發現了玄機。

很快,永祥銀行的股票就有了反應,伴隨著這個利好消息,居然一口氣上漲了將近百分之二十。

好吧,由於機構投資者鎖定倉位和柳若依這個大股東也按兵不動,市面上的永祥銀行流通股不多,風吹草動就導致籌碼價格很貴。

對於別的公司來說可能就是一日行情的利好消息,在永祥銀行這邊得放大不少。

對於柳若依來說,這個賬面財富的增加暫時沒有什麽意義,不過是數字變得更加大一點罷了。

不過對於永祥銀行的再融資來說,這一波上漲又可以將融資的規模可能又增加,因為融資定價的依據是前二十天交易日平均交易價格。

等到聯交所那邊批準再融資方案,屆時的股票價格比起提出來可是貴了不少。

不過這個真不是柳若依刻意造成的,大家能夠在這個時候投資進來,推動股票上漲也要參與再融資,顯然這些人是沖著長遠利好而來的。

這一波行情並不是什麽短暫行情炒作。

至少柳若依是一手都沒有買進,原本準備托底的10億元看到股價沒有向下跌,柳若依就讓人沒有動手在公開市場去同小散們爭搶。

她已經將肉吃下了,總得讓人喝口湯,況且做銀行行業,持股過於集中不是好事情。

銀行業務的特殊屬性,如果一個人可以一手遮天控制住總是會人擔心哪天自己的錢不保險。

還是有不同的人在董事會、股東中進行制衡才能更有公信力。

對於這一點,柳若依當然不會不明白,要不然她早就可以將永祥銀行絕對控股了。

她現在又不缺這一百來億,直接來一個溢價收購掃貨,無非就是多給點錢而已。

但是這個永祥銀行是柳若依要打造為一個未來百年老店的標杆,所以從她開始,以後都不會讓人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