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論挖墻腳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3頁)

原本去意已決的皮爾特聽了柳若依的話,止住了起身的念頭。

這才是做事情的正確節奏,而不是趙少東那樣隨意暢想。

3年倆個億港幣左右的訂單,按照現在港幣的兌換率,大約將近3000萬美元。

皮爾特以自己對於三個地方不同人力費用快速心算了一下,香江這20來人,人均年費用5萬美元,3年下來這最少就需要300萬美元。

而靠香江這個團隊顯然搞不定那麽多高端復雜鏡頭的,自己在美利堅那邊至少還得招收10余名高級熟練工程師,人均年費用不小於10萬美元,這樣3年下來至少又是300萬美元;

面對香江和美利堅如此昂貴的人工,在內地自然也需要招收大量人手來做一些重復性高的低端工作量,考慮內地數字工程師開出來的人工現在大多不足1萬美元,皮爾特計劃聘請100人團隊,這樣3年下來又是300萬美元。

加上一下人力方面其他雜支,人力計劃開支至少要1000萬美元左右。

剩下的2000萬美元,如果從頭開始,那麽夠買設備計劃花去1000萬美元,才有可能建立一個起碼的特效開發設備環境。

當然這點錢就沒法兼顧各個地方團隊都能夠配齊一套了,昂貴的核心設備只能是買一套先抵著用,等待財務好轉才添置。

而剩下1000萬美元的作為房租和各種費用開支,這樣概算下來似乎還真有可能實現盈虧平衡的機會。

“如果公司在設備這塊能夠單獨投資的話,我個人是有信心實現盈虧平衡的。”皮爾特仔細盤算了一番後,再度將自己的預算放大了一些,回復柳若依道。

額外要求投資1000萬美元左右的設備,讓皮爾特有余力在生意好的時候增加一整套核心設備來應對,這個顯然更加妥當。

作為一個有頭腦的經營者,絕對不會將自己逼得沒有退路。皮爾特是一個比較實在的人,更是對於留有余地具有天然的直覺。

“如您所願,皮爾特先生,如果我們對矩陣視覺注資不超過一億港幣,每年為矩陣視覺提供不少於7000萬港幣的特效訂單,矩陣視覺能夠做出類似《哈利波特》這樣的魔法特效來嗎?”柳若依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如果說是這樣,那就沒有問題了,我確信一定可以搞定《哈利波特》這樣水準的特效。”回到自己的老本行,皮爾特還是非常自信。

柳若依給出來的這個承諾,在皮爾特看來這才是靠譜的承諾,有了這個基礎,皮爾特相信自己有能力將初生期的這個什麽矩陣視覺帶到成熟。

柳若依說的這些,正是她對於矩陣視覺真實的規劃,在柳若依看來,繼《哈利波特》後,她將逐漸把金先生的武俠開始重新拍攝,版權這塊極光文化已經拿下來。

在柳若依前世那個時空,盡管很多人吐槽,但是不得不說金先生的重拍武俠片仍然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只是從特效來看,多個版本的武俠特效都差強人意,甚至被吐槽5毛特效的也不少。

單單金先生的這十多部武俠片,就足夠極光文化折騰好幾年的了。

何況柳若依除了盯著國內的這些老IP,對於剛剛冒頭的網絡文學,現在也讓工作室那邊進行了關注,並且已經投出了一些天使風投資金去扶持網絡文學的發展,這塊市場她肯定不會讓給第三方掌控,只是現在才剛剛冒頭,柳若依拿到了天使投頂格25%原始股份後就處於隨時跟蹤狀態,對於接下來的A輪,B輪,肯定也是不會放過的。

前期投入不能再多了,再多的話創始人們就會失去精進的雄心大志了。

除了真人影視劇,柳若依的版圖中,還有動畫片這個重要板塊現在還沒有資源去實現,但是極光文化絕對不會完全缺席的,在柳若依腦海中保留的好萊塢好幾部經典的動畫片,劇情和梗概柳若依早就記錄下來,未來特效部門成熟以後,這些都是柳若依攻略好萊塢的神兵利器!

所以回過頭來看,柳若依說三年內每年給出7000萬港幣的特效訂單還真不是虛言,極光文化未來的影視劇真有這麽大的需求量,未來極光文化發展壯大後,這樣的訂單會更多。

正因為這樣,柳若依聽到盧步平訴苦求援的時候,才會一下子就想到自己來做!

雖然說這個特效行當就算再過十年賺錢都不會太多,了不起就是出一倆個獨角獸,絕對不會產生一個巨無霸出來,比起企鵝、網聚來說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對手。

但是對於極光文化來說意義卻很大,很多柳若依設想中的影視劇,終於可以擺脫5毛特效的困擾了,而且這是自己的團隊,未來在極光文化沖擊影視劇越來越龐大市場的時候,可以擁有更多的技術底牌!

一年上千億的市場,現在誰敢想象!但是柳若依就從那個時空走過,心中無比篤定未來這個市場的前景,所以對於走上娛樂圈中爭霸的這個遊戲,柳若依才會越來越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