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糟糕歷史(第3/3頁)

這一次皇室絕嗣後的繼承和普通家族繼承不一樣。

普通的大家族,如果本宗絕嗣,就會從旁支挑選嗣子,過繼在本宗,尊本宗的父母為父母,親生父母反而退了一射之地,成為伯父伯母,將來繼承本宗的遺產,子嗣也必須尊過繼的為祖父祖母。

但是嘉靖帝不一樣,按照正德帝的遺詔,他是以旁支直接上位,本宗絕嗣,旁支成為新的本宗,他並沒有過繼到弘治帝和張太後名下當兒子。

他從皇室宗法上,依然是興獻王的兒子,所以他稱張太後為伯母皇太後。

既然不是過繼的兒子,那就沒有必要像正德帝一樣,必須和張太後保持母慈子孝的假象了。

這也是嘉靖帝一直堅持的原則,皇位他要,過繼堅決不行。

去年嘉靖帝從湖北安陸來到京城,內閣首輔楊廷和和張太後要求他從東華門進入皇城,居住在文華殿——這是迎接太子的禮節,太子的東宮就在文華殿。

張太後當時就盤算著過繼的主意,把這個小皇帝變成她第二個兒子。

但是年僅十五歲的嘉靖帝是個有骨氣的,一邊是唾手可得的帝位,要放棄寡母,認張太後為母親,一邊是青春喪夫的寡母蔣氏,這個小皇帝做出了驚人的舉動:他要求家鄉安陸,不當皇帝了!

嘉靖帝當時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意思是說,遺詔上說要我來皇帝,不是當太子,過繼出去的。

雙方僵持不下,國不可一日無君,內閣和張太後只得退讓,內閣次輔梁儲(胡善圍的讀者應該記得他)主動去大明門迎接嘉靖帝,送到奉天殿繼位。

當年種種壓力,驚心動魄,歷歷在目,陸炳想起那時候受的窩囊氣,當場就落淚,“皇上,咱們太難了,熬到現在不容易。”

嘉靖帝那時候才十五歲,小小年紀,禁得住帝位的考驗,實屬不易。

嘉靖帝心中波濤洶湧,面上依然淡定,問:“張太後的詔書何在?”麥廠花不會無緣無故提起這段終生難忘的往事。

麥廠花說道:”當年先帝駕崩之前,擔心將來皇上鬥不過張太後,留有後招,就將詔書交給微臣,藏在麥府,以備緊急之用,獻給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