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糟糕歷史(第2/3頁)

白術說道:“現在皇上也知道,以後張太後若再以輩分壓人,就沒那麽容易了。”

嘉靖帝沉吟片刻,說道:“雖如此,朕的聖旨已下,不能重選皇後,將來的皇後還是張太後的人,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皇後若要害朕怎麽辦?”

還沒結婚,就對婚姻報以悲觀情緒,眾人都覺得將來的陳皇後前途堪憂。

然而,這也不知他們能掌控的,陳氏既然選擇投靠張太後,就要自食惡果。

白術說道:“這是將來的事情了,陛下目前需養好身體,目前並不知龍體是否有余毒,倘若……嗯,必然會危及子嗣的健康,造成胎兒畸形,即使生下來也容易夭折,皇上以保重龍體為主,皇上還很年輕,子嗣不必急於一時。”

嘉靖帝對愛情婚姻充滿負面情緒,但是他渴望子嗣,聽說影響生育,頓時大驚:“朕需要子嗣,沒有兒子,朕的帝位不穩。”

白術勸道:“皇上勵精圖治,萬民臣服。正德帝在位時,三十出頭都沒有兒子,把江山當做玩物都能保證帝位鞏固,皇上比先帝英明,坐穩江山從來都是靠本事,而不是兒子。”

嘉靖帝一想,白司藥說的對。正德帝荒唐一生,自絕子嗣,只要他活一日,就穩坐江山,就連寧王謀反,也是一個月就平亂了,我比他有本事,又勤奮自律,他能做到的事情,我肯定也能做到。

不,我能做的比他更好。

都已經說開了,麥廠花乘機抖出另一個驚天大秘密,向新君示好,以挽回差點失落的君心:“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嘉靖帝:“說。”

麥廠花說道:“前年寧王謀反,誓師大會時,拿出蓋著張太後大印的詔書,聲稱正德帝一直沒有子嗣,且不寵信嬪妃,為了延續皇室大宗的血脈,張太後從宗室裏選中了寧王之子為太子,過繼到正德帝名下。如今正德帝有奸臣,以錢寧等八虎奸臣為首,蒙蔽皇帝,故,起兵勤王,誅殺八虎等奸臣,以正朝綱。”

弑君為倫理若不容,所以謀反都是勤王誅殺奸臣為幌子,當年永樂帝從北京打到南京,趕走侄兒建文帝朱允炆也是以“靖難”為口號,殺黃子澄等奸臣,最後得以成功。

寧王想要效仿永樂大帝,打著勤王的幌子起兵,手中還有張太後過繼寧王之子為孫子的詔書,自以為正德帝荒唐任性,不堪一擊,起兵必定成功。

但是看似荒唐的正德帝派出一個文臣王守仁阻擊叛軍,僅僅四十二天就把寧王給解決了,都不需要自己動手。

寧王全家死絕,皇帝夢破碎。

沐朝夕就會在那個時候加入王守仁臨時召集的平亂軍裏,因戰功累累而脫穎而出,被王守仁推薦給正德帝的。

此事眾人皆知,不過,嘉靖帝相信麥廠花絕對不會將眾所皆知的事情拿出來講,問道:“難道其中有蹊蹺?”

小皇帝聰明,政治嗅覺敏感。

麥廠花說道:“那個張太後立寧王之子為太子,做主過繼到正德帝名下的詔書,是真的。”

這個黑料真是勁爆啊!

小皇帝坐不住了,顧不得小和尚還疼,騰的一下站起來,“此話當真?”

當年大明官方都聲稱這是偽詔,民間也都不相信寧王的宣言,張太後怎麽可能瞞著自己親兒子正德帝,秘密和寧王暗通款曲,立下寧王之子為太子,過繼到正德帝名下呢?

除非張太後得了失心瘋。

但是現在,正德帝並非張太後親兒子,張太後殺了正德帝生母鄭金蓮,母子面和心不合的事情被揭穿,那麽張太後背叛正德帝,和寧王商議過繼子嗣、立為太子,邏輯上就能說得通了。

麥廠花說道:“微臣不敢欺君,當年王守仁大人平亂,繳獲此詔書,當做戰利品獻給先帝,微臣一直在先帝身邊護駕,有幸看到此詔書,經過驗證,詔書是真的,張太後的印也是真的,張太後真有廢帝而立寧王之子為皇帝的打算。”

“這個毒婦!”嘉靖帝一想到自己差點和帝位失之交臂,就心生一股惡寒,“張太後為何獨獨選寧王之子?寧王是從洪武朝傳下來的,第一代寧王朱權,傳到造反的朱宸濠,已經是第五代寧王,皇室血脈淡薄,何況按照《皇明祖訓》,朕才是皇位繼承的第一人選,成化帝是朕的親祖父,他寧王算什麽東西,張太後為何舍近求遠?”

麥廠花說道:“正因皇上是天命所歸,繼承皇位第一人,即使沒有張太後支持,內閣也會擁戴皇上繼位。而寧王是旁支,必須由張太後通過過繼的方式,立寧王之子為太子,才能染指皇位,所以張太後為了將來繼續掌控權柄,就必須立一個依賴她的附庸為皇帝。”

“皇上,其實先帝病逝之前,為了防止張太後染指權柄,特意立下遺詔,直接表示按照宗法繼承,該由皇上從安陸過來繼位,並沒有說要皇上過繼,先帝對皇上寄予了希望,由此擺脫張太後的陰影。皇上,先帝早就看好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