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144(第2/4頁)

在這樣的氛圍裏,當一道人影毫無征兆地出現在大廳裏時,所有人在看到他的第一時間,紛紛毫不猶豫地掏出了槍。

[稍安勿躁,諸位女士們和先生們。]

咨詢偵探淡定地舉起手杖,示意他們自己並沒有攜帶殺傷性武器——假如不算上他手裏那根手杖的話。

他走到前台,迎著前台怔愣的視線,一行文字自動出現在她面前的紙上。

[我有預約。]

倫敦消亡之後的這段時間裏,拉萊耶一直在勤勤懇懇地扮演咨詢偵探,以緘默議會成員的身份以及倫敦陷落事件的契機,和各國政府方面的人員打起了交道。

這也是無奈之舉。

首先,由於倫敦的設計和布置,以及倫敦意志沒有重新孕育之前,許多事情都需要拉萊耶去做,於是咨詢偵探的出鏡率也居高不下,直接導致拉萊耶莫名其妙地在英國人心中擁有了極高的人氣,甚至還有商家試圖聯系拉萊耶,詢問她能不能授權給他們開發周邊產品——雖然這個提議很滑稽,但也足以證實拉萊耶、或者說倫敦意志的人氣。要是倫敦意志現在公開發言表示要競選議員,說不定民選就能把他送進議會。

比起名聲不顯的瘟疫醫生,歐洲這邊、尤其是英國人,顯然更能接受倫敦意志是緘默議會的代表。

其次,倫底紐姆是被倫敦從影界裏帶出來的,拉萊耶沒有想過隱瞞這件事,比起似乎沒有幹過什麽拯救百萬人的壯舉的瘟疫醫生——很不幸,又是對照組——倫敦意志更像是真心想要和人類進行合作,也有著讓人贊嘆的英雄事跡,在英國人心目中,他簡直就是當代的騎士。

再加上瘟疫醫生雖然脾氣好,但是根據復仇者聯盟的報告,紐約意志不能說不善言辭,也不是喜歡多費口舌的性格,而且手段有時又有些過於粗暴,並不是進行外交的合適人選。

但咨詢偵探就不一樣了。

無論是手段、風度、談吐還是城府,倫敦意志都更像是個老練的政客,雖然這似乎和他對外表現出來的“福爾摩斯”的形象不符,但對大英政府來說,他們反而更相信倫敦意志是這種形象。

最近一年,拉萊耶都在用心經營倫敦的賬號,於是不知不覺間,咨詢偵探似乎逐漸取代了瘟疫醫生,成為了緘默議會的代表人物。

……至少在歐洲這邊,一旦出了什麽事,各國政府率先想到的都是倫敦意志。

比如這次國際刑警組織有事需要緘默議會協助,主事人立刻輾轉聯系上了倫敦意志,而不是走復仇者聯盟的渠道聯系瘟疫醫生。

意識到這點之後,拉萊耶:“……”

事情忽然變得尷尬了起來。

關鍵在於,倫敦根本就是舊日法庭臥底在緘默議會裏的臥底啊!而且由於他是樂隊主唱,因此大家很隨意地讓他擔任了議長的職務,當時倫敦接受得也很隨意,扭頭就臥底進了緘默議會裏,不帶半點猶豫的。

現在看看,咨詢偵探這個臥底實在有點過於出色,感覺再不退出他就要篡位了……

可就算意識到這點,拉萊耶也沒什麽辦法。歐洲這邊緘默議會的城市意志雖然不少,但像是意大利的城市意志……拉萊耶怎麽也不覺得他們能夠比咨詢偵探更可靠。

按照之前說好的,柏林將拉萊耶的身體塑造成咨詢偵探的模樣,出現在國際刑警組織總部大樓大廳裏,前來參加會議。

事前拉萊耶只知道這次會議的主題和城市意志有關,這也是為什麽拉萊耶不可能不在場,既然他們願意讓緘默議會知情,緘默議會這邊至少要表現出相應的態度。

只不過拉萊耶不清楚這次到底要討論什麽。

最近一段時間裏沒有出太大的事,拉萊耶也就沒有太過活躍,所以無論是舊日法庭還是緘默議會都處於沉寂狀態,總不能是因為他們太過安分,所以人類方面不安之下想要來探底吧。

在部門職員的引導下,拉萊耶來到了會議室。

她是最後一個到的。她出現後,會議立刻宣布開始。

“過去的一個月裏,歐洲範圍內出現了十二起死亡人數超過100人的屠殺事件,受害者多數是無辜平民,這些事件的性質都極為惡劣,而在現場,兇手全部留下了這樣的字樣。”一位官員說。

屏幕上隨之投影出幾場案發現場的照片,照片一角,沒有被血浸泡到的位置,用血塗抹出一個張揚的字母,旁邊附帶了一串音符。

看到這些圖片,會議室裏隱隱起了騷動,而拉萊耶也眯起了眼睛。

這個簽名方式她很熟悉,在座的與會者……或者說全世界人民都很熟悉。

最初登場時,舊日法庭的成員們設計了各自的簽名,留在屠殺後的現場,意味著他們為他們的所作所為負責,而在那次登場之後,沒人不知道這種簽名方式代表著舊日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