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秋雨中(第3/3頁)

東漢沒有報紙,但是東漢有清議。

皇帝不是認為一些人不好不讓他們當官嗎?我們偏偏要說他們好。一時之間,各種各樣的名號都出來了,什麽“三君”、“八俊”、“八顧”、“八廚”、“八及”,還有各地自己的品牌人物,熱鬧非凡。

但要說評判標準是什麽?還不就是看家世、看臉、看誰能夠吹,再就是看誰罵宦官罵得很。畢竟,像荀爽這樣的超級學霸都沒評上“八俊”,腦子秀逗屁事不幹成天交朋友罵宦官的荀昱反而成了“八俊”。所以這些什麽“八顧”、“八及”,吹捧兩句當個笑話就可以了。看數字就知道了啊,為了強行湊成四個八,必然有那麽幾個濫竽充數的繡花枕頭如荀昱之類混在裏面,再加上如今的名號本身立場就是歪的,嘖嘖,不說也罷。

哦,你問荀昱是誰?他將來被記錄在史冊上最大的成就,就是荀淑的侄子,荀爽的堂哥,荀攸的祖父的哥哥,荀彧的……某遠方親戚。

“阿攸的伯祖父是新鮮出爐的‘八俊’之一?有什麽事跡嗎?”阿生打趣道。

若是換成原本歷史線上的荀攸,或許會因此自豪;但跟阿生在一起混久了,多少都聽過她刻薄的歷史觀政治論,如今的荀攸自然是聽出了阿生語氣中的九分打趣一分嘲弄,因此板著小臉道:“我們現在以學習為要……慈明叔祖父說,如今物議沸騰太過浮躁,想要得到客觀的評論,還是要再過兩年。”

行了行了,知道你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