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第2/3頁)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古建國,他一邊拿著古建黨帶回來的葡萄幹往古明妍嘴裏喂,一邊說道:“喲,這可是好事兒啊。大哥這麽多年冷鍋冷灶的自己過日子也是寂寞了吧,恭喜大哥啊,這回終於可以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有滋有味的日子了。大嫂啊就是對你太好了,才願意拋下我們一大家子這麽熱鬧的跟著你去那偏遠的地兒去照顧你的,你可要感謝大嫂不嫌棄啊。”

這話聽著有點兒沒大沒小的,但又何嘗不是顯著說話人的水平和情商在裏面呢。

古建國只說陳紅春過去隨軍是看古建黨可憐,我們在家裏日子過得挺好的,不是非得跟你過去的。這不僅是給他大嫂陳紅春留面子,否則直接恭喜她,顯得人家這像是多年媳婦熬成婆,丈夫終於肯帶上她了似的,多不好啊。再者也是讓他大哥知道感謝大嫂這麽多年為老古家的貢獻,以後跟著去了部隊,夫妻也能相互照顧著把日子給過好了。

他這一開口,方向一定,眾人都是開口恭喜大哥古建黨的,紛紛說他以後就有老婆孩子在身邊照顧團圓了。

古建國說出的這話兒,也讓在一旁聽出這個小叔子話音兒的陳紅春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陳紅春心想,就小叔子這般的會為人處世,怨不得能在外面結交下那麽多有能為的朋友呢。

對於古建國的一些事情,陳紅春這麽多年在老宅,作為長媳,老兩口有什麽東西自然也不會刻意地避著她,見識到那些東西,她對古建國做的一些事情也是有幾分猜測的。只不過她看著公婆都啥也沒說,她一個當嫂子的自然也就不會再多嘴了。而且說來,她也算得上是沾光的那個了,不管是她自己還是兒子古明天,在老宅住著,古建國給老宅的好些東西他們都是有份分到一些的。更別提古明妍住到村裏之後,古建國那更是好東西不斷的往家裏搬的。加上她也知道小叔子能耐,為人處事自有人家的道理,這麽長時間了一直也啥事兒都沒有,她就更不會去多管閑事兒的操這份心了。

古建黨不到十天的假期,在家裏跟家人團聚,去丈母娘家拜訪,再見見隊上的幹部、公社的幹部啥的就沒停點兒。之後他又去了附近的城鎮村子裏,看看跟他同鄉的戰友們家裏有什麽需要幫忙的,還有就是去犧牲的戰友家送些錢票糧食什麽的,反正是沒一天能完整的在家裏待著的。忙忙叨叨的,一晃眼兒,幾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古建黨看著時間差不多了,也是挺著急的就要走。他這回回去就要打家屬隨軍報告,等房子、媳婦的工作還有兒子的學校這些都給安排好了後,就讓陳紅春帶著兒子去疆城隨軍了。

因著這次的分別意味著不久之後長時間的團聚,古建黨離開的時候家裏難得沒有什麽悲傷的情緒,一個個的都是交代他趕緊把事情辦好,好讓娘倆去隨軍。

隨著古建黨的離開,家裏漸漸恢復了平靜。不過這平靜也沒能堅持幾天,七月的驕陽下,古家二兒媳婦足月生產了。

古建軍之前老是要抱抱古明妍,想要沾沾喜氣生個小閨女兒的願望到底是沒能達成,老古家沒能再添一個孫女兒,陽盛陰衰的風氣再次回歸。古明妍有了這世她的第一個堂弟,二伯給新出生的兒子起名叫古明輝,跟他哥古明光組成‘光輝’兄弟。

明輝小弟弟出生後,畢老太太就依照老古家的慣例,收拾東西,包袱款款的上城裏給二兒媳婦兒坐月子去了。把古明妍拜托給陳紅春照顧一個月。

幸好陳紅春因為收到丈夫的電報,說是隨軍報告已經審批好了,正在準備安排工作和房子的事情。然後她就把這邊兒老師的工作交接了出去,好這段時間在家裏收拾細軟準備隨軍的東西。剛好可以在這段時間裏照顧古明妍。

其實古明妍現在真的很省心了,自己有什麽需要的都能用簡單的單字表達出來,有時還能在你做針線的時候幫著遞個針頭線腦啥的,可乖可乖了。

而陳紅春這邊,想著自己就快要離開了,這一走估計一年半載的都輕易回不來。明妍這小丫頭算是在她眼皮子底下長到這麽大的,從成年人手臂大小的嬰兒,到現在都能慢慢學著說話走路了。想起之後好久都見不著這個可人兒的小姑娘了,她也是十分不舍的,於是愈發的在這最後的一段時間裏對古明妍好了。

古明妍跟著大伯母兩人過了一個月十分膩歪的生活之後,隨著畢老太太的回歸,也到了陳紅春要帶著古明天隨軍的日子了。

對於這件事情,家裏是這麽跟古明天溝通的:“你現在是個大孩子了,要上學。跟著你媽媽去找爸爸,在那邊有好的學校,到時候你可以每天都看到爸爸和媽媽,還能認識很多同學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