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第2/4頁)

“開店?”不是,感情米哈這段時間全部精力都放在開店上了?大力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圈內做生意的明星很多,奶茶、炸雞、火鍋店,簡直是明星三熱愛,而且做一些設計或辦潮牌的也不少,可米哈這個?

哪個真正愛拍戲的演員會在事業上升期、拿獎之後資源和名氣還在不斷比配的短暫迷茫階段裏,想著開個店做生意賺錢啊,而且還是親力親為自己能幫忙搬裝修垃圾的這種。

而且和餐飲、服裝無關,大力聽米哈說這個小店準備實行會員制,王牌業務是幫忙卸妝的時候,就感覺自家藝人可能是生意非洲人,開業即巔峰,經營即倒閉。

這個地段,這個裝修成本,這個租金及員工的工資,卸妝作為王牌業務?自家藝人想做的事情肯定都已經通過家長們的許可了,大力也猜不透林君她們的想法是什麽,反正他這邊做好到時候生意慘敗安慰米哈的準備好了。

其實不止是大力,連過來幫米哈裝修的負責人都不太看好這個店,他和林君她們是朋友過來接這個單子的時候就詳細和米哈聊過店裏的業務,以方便確定裝修風格,結果知道米哈想以‘卸妝’為王牌業務做一個小型的會員制女性服務點,他也覺得可能要賠。

就是了解林君她們的風格,負責人才會確定米哈現在這些裝修、租金之類的前期投入都是自己來付的,說不定還動用了《阿姊》分下來的獎金和片酬,萬一賠了就是打了個最佳女主角的水花到店裏啊。

負責人不清楚附近商務辦公區對別人幫忙卸妝的業務需求量有多大,但他知道這家小店其他的業務和同行重合度太高,想要走一條不同的路很難。

做生意本來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想要把這個小店做好太考驗米哈了。

米哈:……

怎麽就沒有人關注一下她的店員呢?!

要知道‘姊妹’並不是官方的基金會組織,它的申請條件也比較嚴格,可相應的,那些能扭轉曾經的不利環境考上大學並注意到‘姊妹’申請助學貸款的女大學生,其實都是相當優秀的人才。

打破逆境翻盤成功,這不是人才還是什麽?

而且,米哈從陶白那裏聯系的全都是有過兼職經驗,為了給自己多攢點學費或生活費的大學生,年齡基本上都在十九歲到二十一歲,正是學習能力最強、對待工作最認真,一切最理想和最奮鬥的時間,在米哈這裏得到一份性價比很高的工作對她們也是幫助。

米哈承認,她一個半路冒出來的家夥除了曾經的小錢錢花紋沾點財運之外,並沒有什麽投資鬼才或是商業奇才的眼光,可是米哈知道一個最笨拙的投資法則——投人才。

換位思考,出自山村或偏遠地區甚至可能受過傷害的年輕女孩子,能在十六七歲的時候就咬著牙謀劃自己的人生,想辦法讀完高中並順利考入大學,然後勇敢的跳入陌生的城市向‘姊妹’尋求幫助,不懈怠學習不放棄生活,兼職打工給自己存錢增強抗風險能力,這樣的女孩子當店員都屈才了,只不過是她們還沒有化鯉為龍,尚在弱小的時候被米哈截胡了而已。

別人都不太看好她的小店,可是米哈挺有自信的,反正前期投入並不算特別大,林君她們也是給租金打了個折幫她降低成本,連董曉春她們常用的一個助理都被暫時借給米哈用了一個月,薪資方面由於對方挺喜歡米哈的,也打了個折。

所以東占占折扣,西蹭蹭便宜的,米哈也是把自己的小店開起來了。

請來的助理姐姐姓宋,統籌謀劃、員工管理、運營模式等等方面的一把好手,友情價幫米哈一個月也沒有敷衍,仔細給米哈做了培訓和店內規章擬制。

由於家長們都在從事專業性很強的職業,米哈被教的相當尊重專業性和制度化,比起具體的領導者她更願意看到明確成文字的規則,獎罰分明按規則辦事,才能最大程度減少後續的麻煩和問題。

所以,哪怕除了米哈這個店長只有七個員工,她們都拿到了好幾頁的店內守則,在最開始就把一些事情說明白,幾個看著米哈有點恍惚的女大學生看到這個冊子反而安心了不少,終於確定米哈不是喊她們過來入戲或是開玩笑的。

畢竟,知道自己的老板是個當紅明星藝人時,饒是比較成熟穩重的幾個女孩子都驚訝的不知道該作何反應,還跑去和陶白再三確認,這真的是米哈嗎?她們就算平時比較忙不太關注娛樂圈,也知道米哈最近的熱度啊!

好在米哈和她專門準備的員工制度一樣靠譜,沒有故意給媒體放消息炒作,也不是純粹做好事一樣的來接濟她們,除了堅持‘卸妝’這個王牌業務之外也在積極的采納她們對店面經營的建議,是真的沖著賺錢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