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無形巨坑

趙清漪能說自己一點都不想要她的信任嗎?

趙清漪心想:如果魏肅也牽扯進如此冤案之中,裏面還涉及西北太平,太子真的要被坑慘了。加上李氏,從李氏口中趙清漪可以對忠勇侯的為人窺其一斑。太子有這樣的妻族、母族,就算自己再文武雙全,也是長在腐臭屍骨上的血蓮花,他的根基不正。而加上原來的虛名太盛,以至於皇帝忌諱,他只有乘坐著破船去死了。若是當時空性大師有可能親見皇帝,皇帝得到賬冊,他真的對太子不滿直接就發難除去魏家,太子元氣就大傷了。

原主不過是後院女子,對這些朝局動蕩了解不多,但是趙清漪也從記憶中尋到三年後魏家不正是倒台被貶了嗎?與此會不會相幹?當時太子還未被廢,但是打擊很大,天天醉酒。而魏家倒台後,諸王及其勢力像瘋狗一樣嘶咬太子,太子之後也失去了理智。再過一年,太子正式被廢,被幽居。

但是太子被廢之後,郭永崎又極可能發現朝堂更亂,眾臣與諸王朋黨而不思社稷實際的政務,諸王只思撕扯爭位,郭永崎失望,對太子位思考要謹慎得多。

過了一年多,又重立郭延錦為太子,他難道又發現郭延錦並不知道魏家的事?

畢竟永盛十三年時,郭延錦才十四歲,都還在弘文館“加強單獨班”學習,下午再有騎射和武藝課程。他到十六歲大婚才走出弘文館入朝歷練,平日那些老師們又會時不時來東宮面授一些課程。

所以,就算魏家不清白,郭永崎想通此節、又為穩定朝堂再重立他為太子也是有可能的。只不過,這時候郭延錦的心境已變,遠不如從前了,恰巧人設在皇子中不討喜卻務實的誠王躍入了郭永崎之眼。郭永崎後來再廢太子,但是還沒有來得及重立太子,突然病重,寫下詔書傳位給誠王。

趙清漪借著原主在後院所知的一些事和時間,結合顧如意剛剛說的冤情,放飛腦洞,但是她的心情不禁沉重無比。

如果不接此事,魏家還倒了,諸王一定要撕咬太子;而接過此事,若由太子出面,人們可不會只見他“大義滅親”,只會見他性情涼薄,不護著自己人。人心就是這樣的,不會事事只講公義。因為魏家一倒下,他們淒慘了,太子撇清自己就有落井下石之嫌,人們就會同情魏家,鄙視太子。那麽人們心也不會向著太子了。

老天爺居然給太子設了一個這樣的殘局,奈何呀!沒有上帝之眼的凡人,任爾驚才絕艷,卻只是二把手,只要沒有想到當梟雄宮變奪位的,這樣的境況讓誰也沒有贏面。

何況,到那時太子的臂膀俱斷,拿什麽本錢宮變,他不是李世民,沒有天策府。

這些思考,趙清漪也只是幾息之間想清楚,思維總是快過語言無數倍。

趙清漪既然知道未來魏家會倒,聯系眼前的事,也就不能有心思滅口了,況且,她也做不到。

趙清漪道:“承蒙姑娘信任在下,在下慚愧呀!如若顧大人真是冤枉,不是畏罪自殺,那麽當初所派的欽差也一定知道一些事,魏大人多年未揭發此事,也難說他清白。如意姑娘,你可明白,這是大案呀!西北若有重臣涉案,朝中又牽連到魏大人和當初的欽差,朝局動蕩,禍及西北百姓呀!”

顧如意憤然道:“那麽難道為了穩定朝局與西北,便要冤死忠臣,讓奸臣當道嗎?如此藏汙納垢、忠臣死絕的朝廷,氣數幾何?”

趙清漪不禁一愣,看著顧如意,忽拍了拍她的肩,說:“只要你父親是冤枉的,我一定幫你昭雪。不過,這需要時間,你既然從小當男兒教養,我且與你說說。倘若此時,我拿到賬冊助你申冤,未必是上策。如我所說,朝廷要顧及穩定,也會任權貴遮掩此事。只有拿到更多的證據,並且朝廷有人能代魏大人之位,西北戰備充份,便是外族想要入侵也不危及社稷,那麽就能將涉及顧大人之死的勢力全部鏟除!你才能昭雪、復仇還有恢復身份。”

顧如意雖然心急,但是聽“趙季青”所言也不禁信服,他的眼光果然不同。

顧如意道:“趙大人若願仗義相助,小女一切都聽從趙大人的。”

趙清漪道:“這也並非私事,如此弊病冤案,如你所言,忠臣死絕,社稷危矣。”

……

趙清漪回東宮時已經是傍晚,進了現在翻新到富麗軒昂、雕梁畫棟、寬闊敞亮的太子妃正院。郭延錦還在見東宮臣子未歸,倒是劉良娣和病好得差不多的韓良娣、馮承徽、張奉儀四個管理後院的實權姬妾聽說她來了就來相見。

趙清漪忙笑著令坐,讓丫鬟上了好的茶果,眾姬妾在她面前也是放松自在。趙清漪雖有威儀,但是她極務實,只要工作認真,其它的她不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