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4頁)

【雖說一脈相傳,可皇兒是皇兒,與先帝,終究不同的,倒是哀家想錯了……】

皇兒這稱呼趙禹宸竟還隱隱有些印象,那是在極小的時候了,應當還是不怎麽會走的歲數,那時候母後便會將他摟在懷裏,一聲聲的叫著他“皇兒、好皇兒,母後的乖乖小皇兒……”等得他被封為太子,這稱呼便少了許多,漸漸的便再也不曾聽聞過,母後對著他便只會規規矩矩的稱呼殿下、陛下了。

聽見這一聲“皇兒,”方才還在冷心冷意,想著只求自個無愧無心,太後如何都與他無幹的趙禹宸,便只覺著心頭叫誰猛地攥了一把似的,他愣愣低頭,又啜了一口茶水,分明是暖胃的溫茶,喝在嘴裏,卻不知為何竟嘗出了些酸澀微苦的滋味,叫他一時間幾乎說不出話來。

太後與蘇明珠卻是未曾發覺到他的出神,明珠扶著太後在落了座,便閑談著問起了諸如寶樂怎的未見,下午去可曾上馬,學的可順利之類的閑話。

正在這時,魏安躬身行了進來:“稟陛下,袁家的兩位少爺在外頭,想要與陛下、娘娘謝恩。”

袁家的兩位少爺,便是前幾日被人所害,下朝路上便摔斷了腿的那一位兵部左侍郎家的兒子,被明珠提醒之後,趙禹宸便當朝下旨不必再升旁人,只等得袁大人腿傷好了,還繼續任這兵部侍郎之職,之後,更是趁著這個機會,將原本身有殘缺者不得科舉為官的祖制都一舉去了。

此乃仁政,果然與趙禹宸之前所預料到的一般,略有些波折,卻也變得還算順利。

既是借著袁侍郎的事開的頭,趙禹宸便索性不但派了太醫去袁府守著為袁侍郎好好治傷,且還順勢召見了袁侍郎的兩個兒子,對其諸多恩賞,連這次的遊獵,也特意的帶了袁侍郎的兩個兒子來,算是將這禮賢下士,善待臣下的任君名頭真正落到了實處。

袁氏也的確都是知恩圖報,這兩個兒子,但凡面聖,便必定要誠惶誠恐,動輒便要替家中老父與一家子,一次次的叩謝陛下隆恩。

趙禹宸聞言,深吸口氣,便起了身,與太後娘娘道:“母後且坐著,兒臣先去前頭了。”

“好,叫貴妃也與你一道,哀家等等寶樂回來,便一並過去。”方太後帶笑應了,瞧著他出去之後,又想到了什麽一般,派了半屏追上去,與魏安囑咐了一句什麽。

趙禹宸無意瞧見了,便叫了魏安近前問了起來,魏安利落躬身一禮:“太後娘娘囑咐小人,說是山裏風大,夜裏怕是要涼,記著給陛下多帶一件衣裳。”

【哎呀涼什麽啊,守著那一堆篝火,現烤出來一只羊羔子!嘖嘖外焦裏嫩,羊肉又性熱,一只羊腿子啃下去,多大的山風也撐得住!要說在這外頭就是好,在宮裏一片片的烤著,哪裏有這一整只來的舒服?】

趙禹宸魏安的這心聲裏回過神來,便忽的有些釋然一般一笑,擺擺手,便示意魏安退下去。

一旁蘇明珠瞧他一眼,有些奇怪問道:“陛下這是高興什麽?”

“想通了一些事。”趙禹宸神色輕松的搖搖頭,卻不與她多解釋,只是一派輕松的當前往前行去。

蘇明珠眨眨眼,便也不再多言。

到了內圍的禦座之前,階下角落處果然有兩個人影,遠遠的瞧見了他們之後,便恭恭敬敬的跪候著,格外認真的行了大禮。

看到這袁家的兄弟兩個,尤其是立在後頭的袁家二子之後,趙禹宸的面色便忽的有些微妙了起來,他擡手虛扶起,極快的示意兩人起身,便立即疾走幾步,上了台階之上。

但即便如此,他而耳邊,還是格外清晰的聽到了一句格外幽幽遠遠的唱曲兒:【咿咿咿——呀!啊啊,啊——】

趙禹宸深吸口氣,腳步匆匆的行到了案後坐下,這才勉強松了一口氣。

他自從有了這讀心術,在朝堂之上見的人當真已不算少了,其中有忠臣、有奸佞,有滿心的忠肝赤膽,卻是不知變通,將治下理的亂七八糟的且自個還不明緣故的,也有那等心思繞出九九八十一的個彎,雖不清廉實則卻是治國之能吏的。

當然,其實更多的還是些庸碌凡人,心中烏七雜八,皆是滿腔瑣碎道不值一提的。

人心之復雜難測,瞬息百變,這幾個月來,趙禹宸當真早已知道了個清清楚楚,但饒是如此,趙禹宸在第一遭見到這袁家的小兒子時,仍舊是頗有些無措。

沒錯,袁侍郎的這個二兒子,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卻不愛旁的,只愛聽這昆曲兒,心愛到連面聖的時候腦子裏都一直在不自覺的哼唱曲子,雖說他唱的其實還不錯,但是他常常只拿這麽一兩句在心裏翻來覆去的琢磨,來來回回的換音調換聲腔,天知道分明聽得是心裏哼出來的曲兒,怎的還能比真唱出來時還愈發覺著悠揚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