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理智與情感(第2/4頁)

愛麗絲又吃了很多幹果和蜜餞,喝了很多玫瑰水。

臨走的時候,衛斯理和威廉送了她生日禮物。

在馬車上,愛麗絲就迫不及待的打開了盒子。衛斯理送了兩根高档發帶,天鵝絨和緞子,上面用小小的米粒珍珠繡出花卉圖案。威廉送了一枚小小的貝殼胸針,材質是白銀和小粒紅寶石。

都是不太昂貴又很精致的小飾物,很適合作為禮物。

*

第二天,愛麗絲又跟伊麗莎去了簡的家裏做客。簡作為女主人,殷勤的招待了嫂子和妹子。還把已經修改完畢的手稿拿給她們看,擔心的問:“你們先看看,我不知道這樣的小說有沒有人願意看。畢竟——現在流行的都是冒險小說、歷史小說,和那種書信體。”

她原本寫的也是流行的書信體,但愛麗絲強烈要求她改成第三人稱。她心裏沒底。

自己的作品當然是自己喜歡的,傾注了她的心血,加入了她的人生領悟,但可能,並沒有人喜歡看呢。

亨利開始做出版了,這她當然也是知道的。她的年金沒有動用,這次全都放進出版社的資金裏了,湯姆也不知道從哪裏弄了一筆錢,跟她一起投資。他說,他們是夫妻了,是一家人,當然要共同進退,一起投資,一起承擔風險,一起賺錢。

而且關於將來出版社的重點產品,愛麗絲和亨利都說,要下力氣推廣她的作品,這就更加給了她壓力。

簡的手稿還是手寫,字體娟秀清晰。愛麗絲看的是《第一印象》,伊麗莎看的是《埃莉諾與瑪麗安娜》。

看了十幾頁,愛麗絲就放下手稿。

簡馬上擔心的問:“怎麽?你不喜歡?”

“不,我很喜歡,但你的書名應該改一下。”

她去了書房,將一張書寫紙卷進了打字機滾筒,打下了一行字。

Pride and Prejudice。

換行,打下:By J.Austen。

換行,Austen&Ferrero出版社敬獻。

取下書寫紙,再放上另一張空白書寫紙,打下另一行字。

Sense and Sensibility。

換行,By J.Austen。

換行,Austen&Ferrero出版社敬獻。

然後出了書房回到家務室,將其中一張紙放在《第一印象》手稿上,另一張紙放在《埃莉諾與瑪麗安娜》手稿上。

伊麗莎看了看新書名,“《理智與情感》?這個名字好像不錯。你那本呢?《傲慢與偏見》?這可勾起了我的興趣,我得看看這本。”

簡在琢磨這兩個新書名。她對自己的書名沒什麽執念,只是因為很多作家都是用人物名字當做書名,她也就沿襲了這個取名方式。

對於署名方式,她也沒有什麽意見。這個時代的女作家出版小說,絕大多數就是“某Lady”或是起一個筆名,“某某太太”這樣,幾乎沒人用自己的真名。就是男作家,也少有直接用自己真名的,因為小說難登大雅之堂,比不上詩歌與戲劇。

用first name的首字母加姓氏,巧妙的避開了她得給自己起一個筆名的問題,至於到底是Jane還是Jack,那就隨便讀者怎麽想了。

原本這兩個新書名都該是歷史上簡·奧斯汀的真正的出版商改的,事實證明,這種對比性強烈的書名確實很吸引人,遠遠比人名更能令人印象深刻,愛麗絲也就照樣挪用了一番。

伊麗莎對兩本書都十分喜愛,認為寫的棒極了,還說:“我得看完了再走,不然回去我得一直想著後面的劇情。”但結果她並沒有來得及看完,只看了四分之一。

愛麗絲沒有繼續看,而是在琢磨該用什麽營銷手段瘋狂推銷。現在一般的小說起印是300到500本,有點名氣的作家可以有750到1000本的印數,但在愛麗絲看來,這個銷量小得可笑。後世的暢銷書可是在本國就動輒十萬起跳,當然這個銷量是跟全民識字率的提高有關的,在普羅大眾的識字率沒有提高的前提下,小說讀物的銷量能有上萬冊就絕對算的上紅到街知巷聞了。

這麽著,那就定下來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是1000本好了,畢竟印數越高,成本均攤下來就越便宜。先推出平裝本,賣出80%之後就開始推出硬皮封面裝幀精美的精裝版,售價麽當然也得相應提高,能花1鎊買書的人家,真心喜愛,絕對不介意花個5鎊、10鎊再買一本精裝版回家珍藏。

再說還有簡·奧斯汀的“知音”威爾士親王喬治殿下,喬治親王十分喜歡簡的作品,在他的每一處住所都收藏了一套簡的作品的精裝大開本版本,但簡其實並沒有從親王的追捧中獲得什麽實際的利益。但現在,愛麗絲決定要是能夠利用親王的話,還是要好好利用的。

就憑簡的作品在後世的受歡迎程度,可以每年都重印一次,不同的版本也具有收藏價值,還有很多收藏家熱衷收藏出版物的初版初印,奧斯汀出版社自己就可以留一些,等到若幹年後拍賣簡的作品的初版初印珍藏版本,到時候又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可以留給簡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