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過年回城(第3/6頁)

戳起心窩子,兄弟兩是不相上下,西西蹭蹭跑出來,學薛花花樣子板起臉,緩緩的吐出三個字,“臉皮厚。”

陸德文和陸明文:……

“哈哈哈哈。”陸建國笑得直不起腰,摸摸西西的腦袋,“西西,你咋這麽搞笑呢,來來來,陸爺爺給你糖吃。”薛花花兩個孫子是隊上出了名的伶俐,平日來豬場好多人逗他們,兩兄弟也不生氣,大人寫作業他們就自己玩,半點不讓人操心。

他給孫子買的薄荷糖,西西和東東一人一個,東東自己剝開糖紙就往嘴裏塞,西西捏在手裏,不忘說謝謝,陸建國笑得眼睛眯成了條縫,“花花啊,我看西西這娃長大不得了,你們好好培養,以後肯定有出息。”

過年豬肉漲價,七角一斤,薛花花要了兩斤多肉,一塊五,紅糖五毛,共2塊,陸建國把多出的一元給薛花花,“天不早了,家裏娃兒還等著我買糖回去,什麽話以後以後說啊。”把錢塞給薛花花,背著背簍就家去了。

嘴裏含著糖,東東又想起桌上的肉了,伸開手喊薛花花抱他,薛花花哭笑不得的抱起他,“肉沒煮熟,煮熟了才能吃。”她的本意是喊李雪梅和羅夢瑩到家裏吃飯,兩人說什麽都不肯,薛花花思來想去,煮紅燒肉帶給兩人比較好。

薛花花沒有弄過紅燒肉,只知道要紅糖和醬油,鍋燒幹,把切成塊的豬肉扔進鍋,翻炒幾下後添水,加紅糖燉,薛花花在灶房忙活,堂屋的陸德文邊搓草繩邊嘀咕家裏是不是有什麽大事,全家分的豬肉就掛在堂屋的竹竿上,好端端的薛花花又煮肉幹什麽?

當然,陸德文他們還不至於認為家裏打牙祭,開始後就吃過肉了,才幾天時間,不可能又吃,陸明文問陸德文,“咱媽啥時候過生?”從小到大,薛花花似乎沒過過生日,幾月幾號他都不知道。

“我哪兒記得,媽從沒說過,爸在的時候也沒提過,你說媽過生?不會,媽比咱都節儉,哪兒舍得鋪張浪費?”別看他們兄妹月月考試有米飯雞蛋吃,薛花花卻不是好吃的,除非都吃米飯吃雞蛋,否則薛花花堅決不會給自己蒸米飯和雞蛋。

“那是為什麽?”灶房的香味不似上回吃肉濃郁,陸明文嗅了嗅鼻子,“媽是不是給西西和東東吃的?”

這個說法有可能,家裏吃得最好的就是西西和東東,隔三差五的吃雞蛋,有啥好吃的,薛花花絕對先想著孫子,不過……“兩斤多肉,西西和東東哪兒吃得完?”

兩兄弟沒討論出結果,薛花花左右手牽著孩子出來了,“明文明早送羅知青去縣裏,順便把草繩拿去換錢,今年咱就不搓繩子了,抽時間把家裏的柴規整規整,收拾收拾好過年。”今年所有人都積極學習,柴篷裏的柴是陸紅英有時間挽的,剩下好多沒挽,木棍沒劈,明天在家學習,得把該幹的活幹了。

陸明文震了震,“媽,我送羅知青嗎?”

“你大哥力氣大要砍柴,你不去誰去?”

陸明文哦了聲,偏頭看向陸建勛,後者會意,“送羅知青我還是願意的,只要不是隔壁生產隊的女同志,送什麽人都行。”那些女同志太遭人煩了,說話扭扭捏捏就算了,還跟陸明文抱怨自己是拖油瓶,走哪兒都甩不掉,天地良心,他給陸明文作伴的,自然是陸明文走哪兒他走哪兒了,怎麽就是拖油瓶了?

難道像她們放著寬闊的路不走,專走竹林就不是拖油瓶了?

“可是二哥,你找得到回來的路嗎?”陸建勛這麽大還沒去過縣城呢,去的時候有知青們帶路,回來咋辦?

陸明文苦惱了,擡頭老實坦白,“媽,我不認識路。”

“老知青要送人去縣城,你們跟著他就不會走丟了。”薛花花擔心灶眼裏的柴掉出來,掉頭進了灶房,西西和東東趕緊跟上,跑得比誰都快,陸明文心道陸建國真沒說錯,兩個娃兒都隨陸德文,好吃。

舀飯時,燉肉的鍋蓋還蓋著,西西和東東腿貼著腿倚靠著薛花花,墊腳望著灶台,舍不得出去,薛花花抱起東東,指著冒煙的鍋,“肉沒熟,煮熟了給東東吃。”旁邊西西扯她的褲子,薛花花笑著補充,“西西也有份。”

約莫記得肉的事,往常吃完飯就昏昏欲睡的兄弟兩甚是精神,天黑看不見兄弟兩也不肯回房間,硬要薛花花抱,左腿坐西西,右腿坐東東,硬是精神奕奕的陪薛花花在灶房燒火,陸德文他們坐柴堆上,借著光背書。

不知過了多久,薛花花放下孩子,揭開鍋蓋,舀了兩塊肉出來,西西和東東歡呼起來,“奶奶,奶奶。”這時候的兄弟兩就認薛花花,其他誰都不認識。

見薛花花端著碗走,兄弟啊啊啊的拍手跟上,抱住薛花花大腿,直喊,“奶奶,奶奶,抱我,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