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窮途末路 最後一擊(第2/3頁)

帳外卻有人高聲道,“大都護,且慢!”

門簾“嘩”的一聲蕩起,一位姓梅的主簿快步走了進來,手上托著一疊皺巴巴的文書,臉色也蒼白如紙,“大都護,下官的案頭發現了這份東西,請大都護過目。”

蘇海政愣了一下,忙接過來一看,只見第一張上寫著一行極漂亮的草書,“諸軍傳閱之後,請交蘇大都護過目”,翻開第二頁又看了幾行,臉色頓時大變——上面不是別的,正是跟隨蘇南瑾的那一百多名親兵的供狀,隊副以上都有供詞和簽名畫押,其余士卒則是在各自名字邊按上了血紅的手印。

蘇海政手指顫抖的翻到最後一張,上面赫然是另一行字,“一式兩份,一份送長安,一份送軍中”,心裏不由變得一片冰涼,難不成裴行儉當日讓瑾兒落入圈套後,竟是立刻便做了這份東西出來?他呆了半晌,擡頭嘶聲道,“這東西、這東西是怎麽來的,還有多少人看過?”

梅主簿的聲音也有些發顫,“下官也不知,適才回到營帳時便見到了這份文書,看這模樣,只怕傳閱之人少說也有數百……”

見蘇海政還在出神,他忙補充道,“輜重營之事,下官也聽聞了,多半正是此事在作怪。下官匆匆問了幾句,似乎營中不但此份文書傳閱甚廣,還有許多別的傳言,都說是伊州庭州兩地的府軍親眼所見。如今軍中不知此事者恐怕已是不多,大都護若強行平定輜重營之人,鬧得不好,只怕會引得全軍嘩變!咱們如今手頭的親兵不多,大都護萬萬不可自陷於險境!”

蘇海政慢慢閉上了眼睛,裴行儉原來不但把瑾兒引入了圈套,還布下了這麽多後手!難怪他能派人傳話,說是在庭州恭候自己,原來早已使下這些手段,令軍心在這半月之內徹底渙散,自己連夜拔營回師,晝夜兼程,可如今便算趕到庭州又有何用?更莫說這份東西此刻只怕已在禦前……

不知過了多久,他才睜開眼睛,聲音變得一片平板,“傳令下去,輜重營之事以安撫為主,概不追究,減慢進軍速度,到疏勒後就地休整,”又忙厲聲補充道,“再派一百人去輜重營,務必要看護好軍資,不得有失!”

眼見梅主簿詫異的擡起頭來,他從緊咬的牙關裏逼出了幾個字,“那四十車金銀器皿,絕不許有任何閃失!”

梅主簿忙領命出帳,他原是軍中老手,最善於安撫調度之事,輜重營的風波當夜便漸漸的平息了下來。放緩行軍速度後,眾軍士的怨氣也小了許多,只是傳言卻愈發紛紛揚揚。

二月初二,大軍好容易終於走出了天山山脈。想著再過上一日多便可到疏勒城中歇息,早已變得消沉散漫的士氣終於恢復了些許。然而到了次日晨間,兩騎斥候卻帶來一個令人全身發涼的消息:八千吐蕃騎兵在突厥弓月部人馬的引領下直奔唐軍而來,相距已不足二十裏!

軍號聲中,各軍的郎將校尉飛馬趕到中軍大帳之中,聽得這個消息,也是面面相覷。靜默半晌,還是有人大著膽子道,“此戰只怕有些難處,吐蕃騎兵悍勇猶勝突厥,我軍又是久戰疲乏之師……”

有人挑了頭,附和聲頓時響成了一片,也有人道,“吐蕃又如何,我大唐天軍,難不成還怕了他們?”隨即便換了幾聲駁斥,“行軍打仗,靠的是士氣,如今我軍的士氣,可還堪經一場惡戰?”

蘇海政聽著下面的爭吵,默然不語。他這幾日來不得安眠,面色青白,連皺紋都深了許多,半晌才揮了揮手,“你等先下去!”眼見眾人嘟嘟囔囔的退了下去,他才轉身看著梅主簿,“你看應當如何?”

梅主簿的臉色比他也好不了太多,緩緩的搖了搖頭,“如今之勢,不可硬戰!”

蘇海政冷冷的看著他,突然聲音幹澀的笑了起來,“依你之見,我便該自縛於陣前,以求他們給我一個痛快?”

梅主簿忙搖頭,“大都護何出此言,下官有兩條計策,其一,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大都護不妨拿出那幾千件金銀器皿,言明此戰取勝後便可與眾軍分之,此戰大約還有五成的勝算。若是能戰而勝之,大都護以前的些許小過,朝廷或許也會從輕發落。”

蘇海政想了片刻,微微搖頭,“那第二條計策呢?”

梅主簿略一躊躇,低聲道,“弓月部人馬原是不足為懼,唯一可慮者,乃是吐蕃,他們必是被弓月部請來助拳,與大都護並無仇怨,弓月部可以金銀請之前來,大都護也可以金銀送之歸去。若是大都護能修書一封,投入吐蕃大營,只道大唐與吐蕃多年修好,何必因外人而刀兵相見,大都護願以所部軍資四十車金銀,兩萬匹布帛送給吐蕃大軍,以做回程之資,並訂下交好的盟約,想來吐蕃八成會就此退兵。只是如此一來,卻是折墜了大唐的威名,還會助長吐蕃對西疆的野心,也令突厥各部日後更易與吐蕃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