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再見傳符 公平交易(下)(第2/3頁)

阿史那都支的面孔徹底陰沉了下來,裴行儉的意思是讓他就此擱開手,不興兵討伐,不公然反唐,還做一個羈縻的都督,若是如此,他又何必來庭州這一趟?裴行儉難道用五百車糧草,就想換自己有可汗之位不去一爭,卻要甘心做個永世臣服於大唐的處木昆部酋長?他說了半日,原來是要引出此事!

阿史那都支剛要開口,裴行儉已不急不緩的說了下去,“吐屯莫怪裴某唐突,世上原無兩全之事,若是吐屯既要拿了這些糧草去,又要即刻興兵,裴某自是無可奈何,只是橫豎都是一死,裴某卻是寧可一把火燒了糧草,死於諸位之手,如來刺史般博個殉於職守,也好過被蘇大都護羅織罪名、蒙羞而死。如今那河谷之中,押送糧草的幾百名士卒馬夫都已做好準備,雖是無法抵擋貴軍之攻勢,但放上一把火再棄車而走,總是來得及。這也正是如了蘇大都護的意!裴某不敢埋怨各位,請吐屯就此拿了裴某這條性命去,權當成全了裴某一世的名聲!”

此言一出,阿史那都支和幾位部將的臉色都變得難看起來,阿史那都支更是臉上發僵,殺了眼前這位大唐長史的確容易,可自己眼下要是的五部歸心,日後再徐徐圖之,誰說自己便做不得一個十姓可汗?若是今日先殺了這位有恩於十姓的裴行儉,豈不是自找麻煩,除了落下埋怨還能得什麽好處?可若是真被他要挾住……

他眼睛一眯,冷冷的開了口,“裴長史一片苦心,我等感激不盡,可惜長史來得晚了,如今我等已公然進軍庭州,殺了刺史,此番便是就此回軍,難不成大唐的朝廷還能放過我等,那位蘇賊還能善罷甘休?裴長史不願落入他手中,我等自然也不願束手待斃?依我之見,長史不如就此同我等一道歸去,我等定然保長史平安,待長史永如上賓!”殺不得他,還擄不得他麽?

裴行儉臉上露出了幾分訝色,隨即哈哈一笑,“原來吐屯憂心的是此事,諸位放心,來刺史曾是大唐宰相,只因拂了聖意貶至此地,因此才日夜難安、一心殉國。聖上或許會因此憐憫刺史,卻絕不會降怒於各位。至於那位蘇大都護,各位若是就此興兵,想殺他只怕並非易事,反而坐實了可汗的謀反之名,令他更有機緣逃脫朝廷制裁。裴某此次拿了他誣陷可汗的人證,正要獻與朝廷,此人與裴某也是不共戴天,吐屯若真想替可汗報仇,何不略等上一等?裴某若不能置他於死地,諸位不妨再做打算。”

看著阿史那都支和幾位部將躊躇起來的臉色,他從容擡手行了一禮,“再者,家師蘇定方蘇大將軍早已從百濟回師,如今正屯兵吐谷渾以防備吐蕃,若是西疆再次大亂,朝廷十有八九會派家師重回西疆,行儉還望吐屯與諸位將軍體諒家師連年辛勞,容他略歇息些時日!”

蘇定方!這個名字似乎帶著一種冰冷的魔力,阿史那都支身上微微一寒,自打得知興昔亡可汗死訊之後,心底燃起的那股熱切的火焰驟然熄滅了大半,當年的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手下雄兵十幾萬,一個冬天便被蘇定方打得潰不成軍,父子都被擄去長安,自己如今手下連一萬騎兵都沒有,若是惹來這個殺神……他看向裴行儉的目光不由變得閃爍起來。

裴行儉的語氣卻越發舒緩鎮定,“吐屯,請恕裴某直言,吐屯說要保裴某平安,裴某自是感激不盡,可大唐富有天下,威加四海,大軍到處,無不披靡,當年的頡利可汗、沙缽羅可汗是何等英雄蓋世,如今又在何處?若是真的惹來朝廷兵發西疆,諸位真能保我平安麽?”

“倒是我裴行儉,今日能拿性命擔保,十日之內,蘇海政定然回軍,絕不敢再侵擾諸部,而大唐朝廷,也絕不容他倒行逆施!至於吐屯和諸位將軍,只要諸位一日不興兵叛唐,我裴行儉便能保諸位平安!”

他的聲音並不高,娓娓道來,卻自有一種令人無法置信的篤定。阿史那都支一時有些說不出話來。良久的靜默之後,他的聲音才響起,“裴長史從來是一言九鼎,都支不敢不信,今日既然承蒙長史贈予糧草,我等也不願令長史為難,這便先回本部,至於朝廷何時能洗刷可汗的冤情,令元兇伏法,我等願拭目以待!”

裴行儉臉色沉肅的抱手行禮,“多謝吐屯成全,裴某必不敢教諸位失望!”

他回身上馬,進了河谷。不多時,五百輛糧車從河谷中緩緩馳出,眼見漸漸裹入突厥大營,隨著幾千匹戰馬揚起的煙塵,一道消失在遠處。原本套在糧車上的近千匹良馬上,卻被解了下來,麴氏部曲們翻身上馬,押著那一百多名卸甲解刀的蘇氏親兵上了馬背,親兵們臉上都是一副劫後余生卻又不知前途所在的茫然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