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順水推舟 無可辯解(第2/4頁)

裴行儉不由笑了起來,“再沒見過比你更愛胡說八道的小東西!”

琉璃認真的點了點頭,“正是,誰不知你裴明府閱女無數……”

裴行儉再也忍不住,伸指便在琉璃額頭上一彈,“越發胡說了!”看著琉璃捂著額頭抱怨,眼裏卻藏著黠慧的笑意,頓時明白了她的心意,胸口一漲,伸手揉了揉了她的頭發,把她的頭輕輕按在胸口,半笑半嘆著低聲道,“琉璃琉璃奈若何?”

這是什麽話!他當自己是項羽麽?琉璃心裏腹誹,悶聲應了一句,“守約不逝可奈何?”只聽裴行儉在頭頂上大笑起來,笑聲裏終於沒有了那股沉悶,不由也微笑起來。

……

一輪圓月漸漸升上中天,月光從上房半開的南窗裏透了進來,把床前映得一片銀白,裴行儉聽著琉璃早已變得悠長的呼吸,輕輕坐了起來,回頭又看了一眼,羅帳的陰影裏,她的輪廓並不清楚,裴行儉卻依然看了很久,這才披衣穿鞋,隨手束起頭發,悄然走出門去。

院子裏一片寧靜,角落裏秋蟲此起彼伏的低鳴聲顯得格外清晰,裴行儉撩起袍角,在台階上坐了下來,擡頭看著樹梢上的那一輪圓滿無瑕的明月,心緒也變得寧靜了許多,漸漸的神遊物外。直到遠遠的有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他才霍然站起,幾步走到了院門口。

月光下,一個小小的黑影跌跌撞撞的跑了過來,突然擡頭看見站在院門口的裴行儉,嚇得尖叫了一聲,裴行儉沉聲道,“可是宮中有人來召?”

屏門上負責通傳的小婢女嚇得有些呆了,只會點頭,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裴行儉不再管她,大步走了出去。皎潔的月光中,遠遠便能看見裴府的大門早已洞開,門外有明晃晃的火把在閃動。裴行儉一步跨出大門,就聽見了一個熟悉的聲音:“裴明府,聖上急召你入宮見駕,快些上馬!”

裴行儉向面露焦急之色的王伏勝抱了抱手,快步搶到一匹空馬前,翻身上馬,兩名侍衛忙撥馬往北,各自舉著一根火把在前面引路,裴行儉催馬跟了上去。直到出了永寧坊,王伏勝這才跟上前來說了聲,“裴明府來得好快!”又前後看了一眼,壓低了聲音,“楊老夫人適才突然進了宮,神色極為不虞,不知跟聖上說了什麽,聖上也是龍顏大怒,明府待會兒仔細些。”

裴行儉向王伏勝微微一笑,低聲說了句,“我心中有數,多謝王內侍指點。”

王伏勝看了看裴行儉身上整整齊齊的衣服,心裏頓時有幾分了然。不由暗地裏嘆了口氣,他在陛下身邊多年,陛下那般發怒卻還沒見過幾次,連武昭儀都攔不住,但願這位裴明府當真準備周全了!

深夜路上無人,幾匹快馬一路疾馳,不過一刻多鐘便到了太極宮,從長樂門長驅直入,一直到了甘露殿前。

甘露殿東殿的禦書房裏燭火通明,高宗穿著絳色的家常袍子在案幾前來回踱步,順手抄起案上的一卷帛書翻動了幾頁,突然認出正是裴行儉當年手抄的《文選》,立時燙了手般遠遠甩了出去。回頭又看見墻上高掛的先皇手書,牙關不由緊緊的咬在了一起。

禦書房外,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匆匆響起,由遠而近,高宗驀地轉過身來,眼神陰霾的盯著門口。

簾外傳來了王伏勝小心翼翼的聲音,“聖上,裴明府到了。”

高宗冷冷的哼了一聲,“怎麽?難道還要朕請他進來?”

門簾挑起,裴行儉大步走了進來,見到高宗,腳步一頓,長揖了一禮,“臣見過陛下。”神色從容,竟是一如平日。

高宗盯著他的臉,冷笑了一聲,“你可知朕深夜召你,所為何事?”

裴行儉默然片刻,才答道,“臣不知。”

門簾外的王伏勝頓時心中一急,忍不住跺了跺腳——這位裴明府明明早有準備,此刻怎麽又跟陛下打起馬虎眼來了?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站在王伏勝身邊的小太監阿豆不由奇怪的看了自己的這位頂頭上司一眼,正想低聲問上一句,就聽簾內傳來了陛下的一聲怒喝,“你到如今竟然還敢說不知!你真當朕好欺麽?”阿豆頓時嚇得全身一個哆嗦,大氣都不敢出一口了。

裴行儉應答的聲音卻依然不急不緩,“啟稟陛下,臣只知陛下深夜宣臣覲見,或許與今日臣去政事堂之事有關。臣對此事也有些不解,前幾日褚相找到微臣,請臣幫他臨摹一張字帖,今日早朝後又讓臣午後去政事堂還帖。臣去之時正值宰相會食,長孫太尉與褚相卻破例見臣於內室,讓臣評點了一番朝中諸位同僚墨書之長短,才放臣出來。此後之事,非臣所能知曉,故陛下所問,臣的確不知。”

屋裏突然變得一片沉默,燭光中,高宗又來回踱了幾圈,臉上怒色稍緩,眉頭卻緊緊的鎖在了一起。直走了足足十余個來回,才停下腳步,冷冷的道,“你當真只說了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