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我穿到我的身上(第2/4頁)

而晉安帝也一直沒有表示,任京中因為過繼之事風起雲湧。

至於為何所有人都認為是過繼,而不是晉安帝自己再生一個。太子早就是過了今日沒明日,陛下要自己生早就生了,還用得著會等到今日?!

就在大家都摩拳擦掌之際,慶王府一直遠在邊關的世子趙琰回來了。

這慶王世子從小不受慶王喜愛,慶王妃常年吃齋念佛,也是少在人前露面,倒是那位姓韓的側妃在外面走動頗多。及至現在,世人多數知道慶王府有個韓側妃,倒是少有人知道還有個王妃。

而這慶王世子便是慶王妃所出。

其實這種情形各家各府都不陌生,說白了就是西風壓了東風,連累其所出的兒子也不受待見。

不過這慶王世子能文能武,倒是頗得晉安帝看重,並於三年前被派往邊關鎮守。他消失在人前已久,為眾人淡忘,這次京中私下裏流傳的過繼熱門人選根本沒有他。

直到趙琰回來,才讓許多人記起慶王世子這號人物。

而晉安帝也是雷厲風行,很快就下旨過繼趙琰為嗣子,並封為太子。

慶王府,韓側妃滿心不甘地向慶王埋怨道:“妾身早就說了,陛下與王爺情義不同,讓您去求求陛下,不如將晟兒過繼給陛下。你倒好,推三阻四,總是覺得不成。你瞧瞧你瞧瞧,如今倒便宜了他。”

慶王皺著眉頭,斥道:“什麽他不他,他也是本王兒子!”

似乎看出慶王的不悅,韓側妃忙做出一副賠小心的怯弱樣,道:“妾身也是一時口不擇言,還望表哥別生氣。妾身這不是在替殿下不值麽,世子是咱們王府的世子,晟兒從不敢也不會和世子搶這位置。妾身想若是過繼晟兒,兄弟二人都有了著落,豈不美哉,也免得失了這兄弟情義。”

其實韓側妃的想法,恰恰也是慶王所想,所以在收到聖旨後,他非但不喜,反而有幾分氣堵。

為何皇兄問都不問他一句,就將他的嫡長子給過繼走了?

……

禦書房中,身穿紫色龍袍的晉安帝坐於龍案之後。

他面容清雋,雙鬢斑白,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宛若天生。不過在面對自己賞識的侄兒,他狹長的鳳目中少了幾分冰冷,而多了兩分暖意。

“其實朕本可不用這麽做的,但此舉對你有益,也免得日後受人掣肘。”

“侄兒明白。”@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趙琰又怎麽可能不明白,過繼是從今他做了皇伯父的兒子,若是日後皇伯父大行,他成了皇帝,自還是尊皇伯父為父。可若是他以慶王世子的身份繼承了大位,頭上卻還有不是太上皇卻與太上皇無疑的人。

要知道大乾朝講究的是以孝為先。

想到府中之事,趙琰的眼色冷了下來。

“還自稱侄兒?”

趙琰忙道:“兒臣明白。”

晉安帝點點頭:“好了,你下去吧,過兩日便是太子冊封大典。”

趙琰恭敬地行了禮後,便退下了。

殿中安靜下來,晉安帝閉目仰首半靠在龍椅上,用手指輕揉著眉心,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若不殿下去歇一會兒吧?”福成在旁邊小聲道。

晉安帝並沒有理他,他揉了會兒眉心,便再無動作,竟是這般就睡著了。

福成嘆息了一聲,示意小太監拿了條薄褥子來,輕輕地為他蓋上。

*

不知為何,晉安帝又夢到了那個人。

一個已經死了很多年的人。

明明當初只是以為有些上心,也沒到讓他神魂夢繞的地步,卻在她死後,知道她就是那個人,竟就這麽記住了,一直記住了。

近乎自虐,在她死後,他才開始真正認識這個人。

他收集關於她的一切,讓人復述她的一切事情,知道她從小到大的每一件事。每次去回憶,就好像陪著她走過了短暫的一生。

他身邊的老人都以為他對她用情至深,其實有沒有用情至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只是後悔,每當看見太子羸弱的樣子,他便後悔一次,就會忍不住去想若是當年他對她多關注一些,她是不是就不用死了。

可以一直陪在自己身邊,太子也不會成這樣,可以好好的,擁有一個健康的軀體。

錯誤太過沉重,重到他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後悔。@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他以為當他從府外回來,她還會像以前那樣在那座小院裏等著他。他甚至想好了,就算她是晉王妃的人也無妨,他即覺得中意,就養著吧,他並不是沒有手段連個女人都看不住。

誰知等他回來,人卻沒了。

沒在他的疏忽大意之下。

可誰曾想到其間還有那麽一遭事,那一夜竟然是她,竟然是她。

拿著該死的人替她陪葬又如何,沒有了就再也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