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蛇羹(第3/6頁)

“聽說明日開審,可允百姓觀審?”

“那是當然,開封府復審的死囚案,平民百姓都可觀審。”

“嚇,那我一定要去看看那兇犯面目是何等可憎……”

接下來就是兩人預約明日幾時相見、何地會面,繼而一並同行,然後兩人又展望了今秋的莊稼播種事宜,同時預料了明春收成的喜人形勢,由此可以推測出兩人的職業應是農戶。

更進一步的,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當時各種信息傳播方式比較落後的情況下,永州食子案的傳播範圍和受眾居然如此之廣,可見此案堪稱宋初大案。

既然是大案,那麽端木翠就不可能沒聽過。

事實上,她不但聽說過,還曾派過細花流的門人前往徹查。當然不是徹查犯罪動機,而是查訪有無精怪作祟。

得出結論:無。

既無精怪作祟,兇嫌又在第一犯罪現場被抓個正著,此案實在沒有重審的必要。

既如此,開封府蹚這趟渾水作甚?

端木翠一邊喝面湯一邊皺著眉頭思量,在不到四分之一炷香的時間裏,她做了一個決定。

既然明天開審,而她明日又恰好有空,那麽不妨去湊個熱鬧,瞻仰下青天審案的赫赫威儀。

第二日,端木翠特意起了個大早,興沖沖地趕往開封府。

可惜的是,她壓根兒連開封府的門邊都沒摸著。

形形色色各色人等,將開封府入口處堵得水泄不通。人龍長隊,啊不,是長堆,一直延伸至街外。有一兩次,端木翠確信自己看見開封府的衙役扒在墻頭要求外頭的百姓肅靜。

端木翠傻眼了,她悻悻地在人堆之外踱了幾步,然後準備走人。

就在轉身欲走的當兒,她忽然看見了一個人。

準確地說,是一個耄耋老者,昂然拄杖立於扒拉著人群往前沖、憋得臉紅脖子粗的眾人外側,很是顯眼。

端木翠看了他一會兒,走上前去,拍了拍那老者的肩膀。

“老丈,可不可以借一步說話?”

那老者愣了下,看了看端木翠,臉上的神色轉為戒備:“老朽與姑娘並不相識。”

“誰也不是生下來就相識的啊。”端木翠笑嘻嘻道,“難道你在娘胎裏的時候,啊不,在蛋中尚未孵出的時候,就認識你爹娘或是兄弟姐妹?”

那老者的臉色驟變。

“走啦,借一步說話。”端木翠依然笑得熱絡,“我知道有家面攤的面疙瘩湯做得不錯,不如我請你?”

還是那個面攤,賣的只有面疙瘩湯。

端木翠吃得津津有味,耄耋老者如坐針氈。

“吃啊。”端木翠喝湯之余不忘招呼耄耋老者,“你要是嫌沒味道,可以向老板討些米醋。”

“不知道姑娘有什麽話要同老朽講?”耄耋老者終究按捺不住。

“你問這個啊?”端木翠似乎已經完全把這事給忘了,此時才重又想起來,四下看了看,依然坐於當地,卻將上半身往老者這邊湊近,壓低聲音神秘兮兮道,“我看你道行不淺,再苦修些時日便將有所成。你不在深山修行,卻跑到這市井之地轉悠什麽?”

耄耋老者張了張嘴,沒有說話。

“我本來是可以收了你的道行,把你打回原形的。”端木翠說得如同吃飯一般平常,“可是我娘從小就教我要多栽花少種刺,看你品行不壞,是循正道修行的材料,就不同你為難了。”

耄耋老者舒一口氣。

“可是做人做妖,都得找準自己的位置。”端木翠繼續話題。

“上頭是神仙府邸。”端木翠指指天。

“下頭是鬼怪老巢。”端木翠指指地。

“至於你們,合該老老實實居於丘林菏澤之中。”端木翠嘆氣,“人境哪是你們該到的地方。”

“小人原本也不敢擅入人境,只是那永州食子案的兇嫌委實冤枉,小的不忍罔顧人命,這才一路尾隨而來。”

“又是永州食子案?”端木翠微微錯愕,“此案並無精怪作祟,若他確系冤枉,包大人自會徹查,又何必你一路相隨?”

“並無精怪作祟是真,但個中緣由詭異莫辨,非人力徹查所能明。”耄耋老者忽地站起,向著端木翠深深一揖,“小人修道日久,好生明了不可因族類私仇而害人性命,還請姑娘成全,允小人在人境略略滯留,小人定當尋機謁見包大人,以辯那人清白。”

事實上,憑著端木翠與開封府的交情,大可帶那老者大搖大擺自正門出入,全然不必套上這身夜行衣翻墻行事。

這要歸咎於那老者堅持自行其是,一再謝絕端木翠的幫忙。

這點小小心思,焉能瞞得過我,端木翠嗤之以鼻。

嘴上說不欲麻煩端木翠,事實上還不是想獨攬功德?救下無辜之人,那老者功德無量;若是借了端木翠之手與人洗冤,功德難免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