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第3/4頁)

她喜歡他,嫁給他,卻從未想從他的身上得到什麽。

“靜月的事,也是您幫忙的?其實如果吳家不願意……不用這麽麻煩的。”

顧行簡知道她的想法。她不喜歡開口求人,不習慣依賴人。他將她收入羽翼之下以後,就不想讓她事事獨當一面了。比如上次糧價的事,這次韓家的事以及家裏姐妹的婚事。

她固然事事能處理得很好,但是這些事,原本不該壓在她纖弱的肩膀上。他會心疼。

顧行簡緩緩說道:“吳均家中不是什麽高門大戶,何況三叔也是官員,算門當戶對。我查過吳家各人的品行,沒有不良,他母親也是寬厚之人。五妹嫁過去,日後不會受委屈。至於皇後娘娘出面,也是覺得這樁婚事好,並不全是我的原因。”

這人已經隨著她稱呼家中眾人了,分明是讓她不要見外的意思。

夏初嵐又問道:“老夫人還是不同意我們的婚事?”

顧行簡淡淡道:“這些事我自有辦法,你不必操心。”一副不欲多言的樣子。

夏初嵐不知道他的法子是什麽,不過從他把顧四娘子直接送到莊子上的做法來看,恐怕也不會是什麽好法子。她知道顧老夫人不喜歡她的出身,還有從前的那些事。她原本也可以不在乎顧老夫人,但到底是顧行簡的親娘,母子倆這樣僵著也不是辦法。

鬧大了,言官肯定會參他不孝。他雖然是宰相,權傾朝野,但官聲亦是十分重要。她不想他為了自己,失去家人。

思安跟廚娘做了幾碗面端來給他們吃。夏初嵐看到顧行簡的碗裏有肉,還暗暗吃了一驚。這人不是慣常吃素的嗎?後來才聽思安說,最近一段時間,顧行簡都在吃肉。難怪好像看起來胖了一些。只是跟常人比,還是偏瘦。

吃過面,夏初嵐便帶著思安告辭了。她想去顧家一趟,只是沒告訴顧行簡。

八月十五前後這段日子,是觀潮最好的時節,八月十八日達到最高潮。錢塘江之潮,天下奇觀。早在漢魏之時,觀潮已經形成風氣,近世尤甚,還有檢閱水兵的儀式和弄潮兒在水中表演。

只不過都人傾城而出,街上車馬紛紛,行進困難。尤其是通往侯潮門這一路,要堵上半日。

夏初嵐坐在馬車中,閉目小憩,忽然聽到有人來驅趕馬車,讓所有馬車都停靠到邊上去。道路本就擁堵,自然有達官顯貴的人家不願意配合,那來趕車的人就叱道:“英國公世子回都城,車馬就要過來了,爾等敢不讓!”

陸彥遠如今在都城裏可是個響當當的英雄人物了。他跟陸世澤不僅打得金兵節節敗退,還率軍深入敵後,僅用幾十個人就將被金人俘虜的大將救了回來。

那些人也不敢有怨言,駕著馬車讓到旁邊去了。

夏初嵐聽說陸彥遠在前線的事情,不過那人已經與她無關了。

她輕輕撩開簾子,看到外面一隊步伐整齊的士兵先走過去,後面跟著一個騎馬的高大男人,接著是一輛規格很高的玉輅,這好像是皇帝出行才能用的。

道路兩旁的百姓都在振臂歡呼,似乎在慶賀英雄凱旋。

坐在玉輅中的陸彥遠沒有想到皇上竟會讓儀鸞司派出玉輅來接他,以示恩寵,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九死一生,為國奮戰,本就從來沒顧惜過性命。這一刻,聽到道兩旁百姓的歡呼聲,忽然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看到外面路上有個駕馬的小廝很面熟,不由多看了一眼。

恰好這時,李秉成駕馬走到玉輅旁邊,對陸彥遠說道:“一會兒殿帥見了皇上,可要好好討個賞。兄弟這條命是你撿回來的,若有何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直言。”

“李兄客氣了。”陸彥遠回道。他忙於思索一會兒如何向皇帝開口,也沒再管外面。

等到了麗正門外,董昌等在那裏,臉上笑意盈盈的:“殿帥可算是平安回來了。官家這幾日十分掛心您。您身上有傷,乘著這步輦進去吧。”

陸彥遠連忙推拒:“都知,這可使不得。”

“官家的意思,殿帥就別推拒了。”董昌親自扶著陸彥遠上了步輦,陸彥遠也只能拘謹地坐著。內侍擡著步輦到了垂拱殿外,董昌又要上前來扶,陸彥遠說道:“不敢勞煩都知,還是讓李兄扶我一把吧。”

董昌笑了笑,也沒堅持,退開一些。

高宗已經坐在殿中的禦榻上等著,看見陸彥遠扶著李秉成慢慢走進來,知道他受傷很重,連忙道:“兩位愛卿不必多禮,來人,搬張杌子給陸愛卿坐。”

陸彥遠受傷很重,的確久站不得。高宗又叫了翰林醫官來給他看診,親自過問傷勢,以示隆寵。陸彥遠簡單地說了這次與金兵交戰的經過,臨了,他看著皇帝說道:“實際上,臣有一個不情之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