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2/2頁)

若是往年,此事絕傳不進皇姑祖母耳中,必是被人掩蓋下來。可今時今日,皇姑祖母身邊的張氏兄弟卻是太平的人,隨便幾句話,便讓皇姑祖母勃然大怒,當眾斥責武承嗣,武家諸王無一敢回護。

我不懂狄仁傑為何提到此事,只靜等著他接下來的話。

他嘆了一聲,沉聲道:“此情雖可嘆,卻徒害了無數人命,再旖旎的詩詞,也不過是催命符罷了。”我聽這話,恍然明白過來,沉默了片刻,才盯著樹上火紅的楓葉,道:“一首‘綠珠怨’可流傳千古,但因此喪命的人,最多不過史書上一句‘族人盡誅’,若是情至如此,不如盡忘的好。”

狄仁傑笑看我,道:“郡主常年在皇上左右,果真比尋常人看得清楚。”

我鄭重地行了個禮,道:“皇權咫尺,絕不敢妄動。狄公為朝堂事如此勞心勞力,無需再憂心這種細微小事,”我見他寬慰的笑,苦意漸盛,又補了句,“狄公錯過了一年前的喜事,此次永安的完婚日,可要好好喝幾杯,也算是還上了當年拜相宴的酒。”

此事說罷,我又陪著他走了會兒,便告退回了宮。

進了房,李隆基已坐在書桌後,隨意翻著我抄的經卷,他見我回來擡頭笑了笑,又低頭繼續翻著,似是極有興趣。我走到書桌一側,拿過他手中經卷,道:“王氏身懷六甲,你還往我這裏走,她若心中有氣,豈不影響胎兒。”

李隆基翹起二郎腿,隨意道:“她身懷本王的長子,喜還來不及,又何來的氣?”他見我不說話,又道,“身懷長子又是望族之女,若是太過寵愛,日後再入門的女眷地位何存?”

我被他接連兩句,弄得啞口無言,只苦笑道:“朝堂權謀,後院女眷,你倒是都心中有數。”他見我語帶怨氣,撐著下巴看了我會兒,道:“聽著你語氣不善,該不是怨我先偏寵她,讓側妃先有了骨肉吧?”

我沒答話,走到妝台前,自奩盒中拿出個紅錦布包著的物事,放到他面前道:“這是給王寰的。”他打開見紅錦布,見是個金佛,愣了下,道:“這是義凈大師贈你的金佛,你給她做什麽?”我將那布包好,塞到他手裏,道:“送別的顯不出誠意,這個恰到好處。”

他盯著那東西看了片刻,輕聲道:“王氏入門已有一年,若始終無所出,太原王氏必有微詞。”我點頭,道:“我知道,況且王寰不止是望族女,她的父親手握兵權,必會是你日後的倚仗,”我想了想,又補道,“況且王氏一旦有了長子,你若再娶,太原王氏也絕不會說什麽。”

此時,宜喜入內探問,李隆基是否要在此用膳,我剛要拒絕,他卻先點頭應了。

我無奈看他,他佯裝未見,悠哉地喝了口茶,道:“我半個月沒見你了,”說完,放下茶杯,將金佛回遞給我,道:“聽人說你新添了個妹妹,這算是本王借花獻佛,賞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