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一七二章(第2/3頁)

朱南羨一向對立後之事避之不及,羅松堂實沒想到他今日竟肯主動開口詢問,大喜之下不免覺得是自己慫恿胡元捷這一招見了成效,叫陛下決定咽下這個啞巴虧。

“回陛下,登基大典既是九月初一,那麽立後的旨意至晚至晚也該提前二十日宣讀,即八月初十,否則禮部這裏是怎麽都籌備不過來了。”

朱南羨淡淡道:“哦,立後有什麽規矩麽?”

羅松堂道:“回陛下,大婚的規矩繁多,立後倒是沒什麽,只需宣旨即可。只是,依照禮制,這道旨意該由先帝或先後來擬,然先帝先後仙逝,順位而下,只有陛下您親自來擬立後的聖旨了。”

梔子堂外一時無人作聲。

過了一會兒,朱南羨道:“好,你八月初十傳戚綾進宮接旨。”

羅松堂訝然道:“陛下這是應了?”

朱南羨不置可否。

羅松堂又看了眼在立在一旁不言不語的沈奚與柳朝明,遲疑著又道:“陛下既應了,那初十廷議過後,臣便請柳大人,沈大人,還有其余各部堂官,後宮的兩位太妃一並來奉天殿,等候陛下宣旨?”

朱南羨默立了片刻,“嗯”了一聲,隨即繞開他,大步往未央宮外而去,拋下一句:“還有中書舍人舒桓。”

白露節後,沈奚徹底解決了西北軍資軍費的問題,朝政雖仍繁重,好在沒那麽吃緊了。至八月,涼州衛傳來消息,說朱荀與茅作峰二人分率先行軍,最遲八月末可抵涼州城,而後行軍衛最遲也會在九月中到。這一消息無疑讓朱南羨與眾臣大松了一口氣,西北氣候酷烈,若行軍太慢,拖到冬月,無疑會給軍資與駐防都造成負擔。而提前半月抵達,也給兵將們爭取了足夠的休整時間。

西北出征,這一朝中最為棘手的要務暫得以解決,接下來的重中之重便是登基大典與立後了。

八月初十當日,廷議過後,凡三品以上朝臣都未離開。

守在奉天殿外的內侍吳敞唱過三聲後,則見奉天殿門左右一開,戚綾一身海棠色大袖背子,臂繞雲紋霞披,雲鬢邊的金步搖不繁不簡,稱得整個人溫婉如芙蓉,又俏麗如春桃。

她緩步走到殿中,拜下道:“臣女戚綾,參見陛下。”

朱南羨道:“平身。”隨即將手裏的聖旨遞給立在一旁的舒桓。

舒桓展開聖旨,一抹愣色自他眸中一閃而逝,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安定侯府四女戚綾柔嘉表度,德儀備至,篤生勛閥,克奉芳型,特賜封為賢禮郡主,自即日起,行郡主之儀,欽此。”

眾臣原以為今日等候的事冊立皇後的聖旨,誰知朱南羨一道旨意反賜了戚綾郡主之銜。既為郡主,那便入了皇室宗親,如此是再不可能為後為妃了。

戚綾跪地俯身接旨:“郡主賢禮,戚綾,謝陛下恩典。”

她的神情是分外平靜的,仿佛早就料到了結果。

朱南羨看著她,沉默了一下,說道:“戚綾,你與朕共患過難,也曾於危難之際幫過朕,朕一直記在心裏,願佑你一世福澤,但,加封立銜需一級一級地來,朕今日之所以在奉天殿宣讀此旨,除了賜你郡主之銜外,還要當著眾卿之面,許你一諾——待你大婚之日,朕會收你為義妹,冊封你為我大隨朝的公主,以公主之禮,將你風光大嫁。”

戚綾垂眸跪在奉天殿裏。

說來可笑,她進殿的時候,其實在心裏數過,除了已故的太後,她該是第二個進奉天殿,等候接冊封之旨的臣女吧。

可惜她的妄念,早已在得知蘇晉是女子的那一刻消散無蹤了。

這麽些年,或許連朱南羨自己都不知道,她一直默默地看著他從初時的明亮灑脫走到後來的沉著堅勇。

她記得他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也曾在他出征西北的五年輾轉反側,昭覺寺那場於他而言剝皮挫骨的浩劫,她也曾夢魘纏身枯坐天明。

可這所有的一切,不甘也好,執惘也罷,到了最後,終究只是她一個人的事。

而那個她心心念念了許多年十三殿下,他的蛻變,他的情劫浩蕩與焚心幹戈,這一生只為另一個人生發滅亡。

戚綾擡目盈盈看向朱南羨,片刻,她笑了一下,所謂風光大嫁,若所嫁並非心中的那個人,也堪稱“風光”?

但她亦沒有將這問題問出口,她將它過往的一切葬在了心裏歸墟處,然後俯身磕頭:“如雨謝陛下恩典。”

戚綾退出奉天殿後,朱南羨環目掃過殿內眾臣,問道:“眾愛卿對朕今日的旨意有何異議嗎?”

殿中一時無人敢言。

半晌,羅松堂暗自拽了一下禮部侍郎鄒歷仁的袖擺,鄒歷仁不得已,開口問道:“那……陛下這意思是,暫不立後了?”他頓了頓,又問,“可是,陛下今日不立後,又該何時立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