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一二五章(第2/3頁)

在大隨,所謂將軍其實是武官散階,與縣主,郡主一樣,都只是個封號,雖有品級,但無職權。其中有的人譬如左謙戚無咎,既有將軍的封號,又各自在親軍衛,在都督府任職,但沈筠這個將軍,就純屬空殼將軍了。

蘇晉道:“要為將軍,必有軍籍,沈家書香門第,三小姐的軍籍是從何而來。”

“三小姐自小便與四殿下走得近,四殿下的母妃正是戚家人,三小姐幼時常去戚家,還跟著四殿下學過武,後來戚家小少爺染病過世,戚府的軍籍就空出來一個名額,戚老爺安平侯便將三小姐收為義女,將這名額給了她。”

沈六伯說到這裏,忍不住笑道:“再後來北疆不是戰亂麽,四殿下便帶兵去平亂,有一回三小姐趁人沒留意,帶了幾個親兵偷偷跟了去,沒成想還立了一功,得勝回來後,陛下說她巾幗不讓須眉,非但封了郡主,還賜了個四品將軍銜。”

“她那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趕巧了撞上大運。且這白撿來的四品將軍,難道不是陛下看在戚府,沈府,以及朱昱深的顏面上勉強給的?”沈奚毫不在意道,“沈筠從小到大除了丟人現眼外沒幹過一樁正經事,這種陳谷子爛芝麻就不必往外抖了,叫人笑掉大牙還要沈府來為她背黑鍋。”

蘇晉早也聽說沈奚與沈筠自小便不對付,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沒成想到了如今這樣的境地,他提及沈筠語氣依舊不善。

沈六伯好不尷尬,一邊將信拆開來一邊與試圖與蘇晉解釋:“我家少爺與三小姐吵雖吵,但感情還是好的。”

然而,仿佛就是為駁斥他一般,那拆開的信紙上,鬥大的字只寫了兩句話,甚是氣急敗壞——

出了這麽的大事也不來信說一聲?小王八羔子你給我等著!

時隔六日,谷雨節的踏春日便到了。

這是京師女眷一年到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因踏春踏的是時令,並非遠足遊賞這麽簡單,期間還有供奉春神,要祈來年雨,求來年福祉。

是以踏春雖是由女眷前往,每一年都有幾名朝中大員,王孫公卿領著親軍衛隨行。

蘇晉得了朱沢微的恩典,谷雨這日恰是休沐,她一早起身,先把蘇宛叫來跟前,將該交代的都交代一番,又叮囑道:“倘若有人跟你刨根問底打聽我這些年的事,你便說我離家得早,以一句‘不知道’推了。”

蘇宛稱是,忍不住又問:“可是三哥,阿宛有些分不清哪些話該應答,哪些話不該應答,怕說漏了嘴。”

其實蘇晉的身世,除了蘇老爺外,蘇府並無人知曉,府中只傳言說她是蘇老爺外頭的私生子,是以蘇宛所謂的說漏嘴,不過是指私生子這個說法罷了。

蘇晉道:“這卻要你自己掂量,切記能少說絕不多言,能沉默絕不開口。”

蘇宛諾諾應了,便隨蘇晉上了馬車。

得到西城門口,已有幾名隨行官員在此處候著了,這年隨行的官員十分少,品級最高不過太常寺卿,見蘇晉來了,急忙過來拜見,其中一名禮部主事是陪孫女來的,躬著身道:“眼下只等十二殿下與王妃就該起行了,往雲湖山走,夜裏祈雨,是以來去要兩日一夜。”

蘇晉點了點頭,將蘇宛帶去了女眷處,那名主事忙不叠也跟了過來,介紹道:“這是刑部侍郎蘇大人。”又道,“這是蘇大人的妹妹蘇宛小姐。”

這些女眷都乃京中貴女,其中不少人已見過蘇晉,一應恭恭敬敬地與她行禮。

蘇晉原想將蘇宛交給趙妧照顧,環目一掃,趙妧竟是沒來,正躊躇間,只見戚綾越眾而出,與她欠了欠身道:“如雨日前去迎阿姐回京,在驛站與蘇宛小姐有過一面之緣,蘇大人若放心不下,可將蘇宛小姐交給如雨照顧。”

除了戚綾,蘇晉也再不認識旁的誰,正好朱祁嶽與戚寰也到了,於是一點頭道:“那好,多謝戚四小姐。”

言罷負手轉身,與朱祁嶽見過禮,翻身上馬,隨車輦走了。

城西鹹池門去雲湖山要三個時辰,蘇晉一人騎馬獨行,正有所思,方才那名禮部主事打馬快行了幾步,跟上前來,十分恭敬地道:“蘇大人恐怕是貴人多忘事,已不記得下官了。”

蘇晉看他一眼,微一搖頭:“你是禮部的江主事,兩年前我去禮部避雨,曾見過你一面。”

當年蘇晉還是京師衙門的從八品知事,時移世易,沒想到短短兩年余,她已升任三品侍郎了。這樣亂的時局,也不知是擾亂了她還是成就了她。

“是,是。”江主事道,“難為蘇大人竟記得下官。”

他頓了一頓,一時想到禮部羅尚書交代來的差事,不敢怠慢,又試探著問:“前幾日早上廷議,七殿下欽點了羅將軍去嶺南平流寇,朝中對此是議論紛紛,聽說幾名將軍還弄了一份聯名書,為羅將軍鳴不平,這幾日鼓動人簽,蘇大人您是什麽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