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四三章(第2/2頁)

馮夢平默了默,仍是賠笑道:“閣下方才不是說是禦史扈從嗎?怎麽轉眼又成戶部的人了?”

沈奚輕飄飄道:“本官說甚麽你就信甚麽?”

說著,他慢條斯理地從袖囊裏摸出一張紙,對著紙念道:“此信上說,你馮夢平除了茶葉生意,今年一年還接做了棉布絹布生意,合產五萬匹。”

蘇晉站在一旁,想著怎麽這麽巧,沈青樾竟有密信,那為何不早拿出來?

然而目光往他手裏的信紙上一掃,居然是張銀票?

沈奚說完,將“密信”往身後一背,繼續胡說八道:“棉布一匹折色(注1)一石糧,絹布一匹折色一石二鬥,為何你報上來的只有四萬石糧?當真是泉台鼙鼓動,驚起老秦兵啊,怎麽算都不對吧?”

這一番胡謅,看似像說給馮夢平聽,其實是說給蘇晉聽的。

蘇晉自然也聽明白了。

重點有二,其一,他查出今年的稅糧似乎有問題,奈何沒有實證;其二,出問題的地方正是陜西道,否則他不會平白念一句“泉台鼙鼓動,驚起老秦兵”(注2)。

曲知縣正是陜西鹿河縣人,而沈奚的暗示,是不是說明曲知縣的死,或與陜西的稅糧有關?

馮夢平聽了沈奚的話,冷靜下來:“一派胡言,你若真是戶部的人,當知我馮家百年除了茶葉生意從不染指旁的生意。我看,你就是來鬧事的,來人——”

“本官看誰敢?”不等他下令,蘇晉斥道。

然後她平靜地問道:“馮夢平,曲知縣進京後,曾登門拜訪你,他都跟你說了甚麽?”

馮夢平臉上的肥肉顫了顫,似乎十分抵觸這個問題,剛要拒答,蘇晉又道:“怎麽,你是不知道登聞鼓是我都察院的禦史在守?曲知縣既然敲了登聞鼓,自然有禦史前來查案,馮老爺不想這裏答話,是盼著本官將你請到都察院麽?”

這話一出,馮夢平果然讓步道:“回禦史大人,草民當年考秀才,與曲知縣是同年,尚算個舊識,他來找草民不過閑話家常,沒說甚麽。”

曲知縣是撞死在登聞鼓下的,想必當時已是報了必死的決心。

一個決心赴死的人,又怎麽會去找一個相交尋常的人閑話?

蘇晉這一問實乃詐問,馮夢平只要說謊,就說明他八成是有問題的。

若是一個普通茶葉商人,哪怕生意做得再大,怎會惹來戶部侍郎親自查問?又怎會跟一個上京告禦狀的知縣扯上瓜葛?

蘇晉盯著他,忽然笑了笑,沒頭沒腦又問了一句:“誰是你在衙門的牽頭人?”

馮夢平一聽這話,目色忽然變得狠厲。

眼前這兩人氣度不凡,要說當真是扈從隨侍,他是不信的。

他知道自己惹不起戶部侍郎與都察院,原本打算將二位菩薩送走,自己逃出京師避避風頭,沒成想這兩人竟像是要咬死了他不放。

眼下看來,得罪不起也要得罪了。

馮夢平冷冷道:“把這二人捆了,扔到後院柴房去。”

蘇晉聞言,自腰間抽出一把匕首,上刻九條遊蟒,面目猙獰。

她將匕首托於掌上,原想學沈奚,打諢話說這匕首乃禦賜之物,哪裏知馮夢平一見這匕首,眼裏當真露出畏懼之色。

蘇晉愣了愣,不由移目又看了匕首一眼。

馮夢平正要跪下,一旁有人忽然喚了一聲:“老爺。”

來人是一個丫鬟,她怯怯看了蘇晉與沈奚一眼道:“老爺,夫人忽然腹痛難忍,您快去瞧瞧她罷。”

正這時,府外忽然傳來雜亂的腳步聲。

是楊知畏帶著京師衙門的衙差到了。

楊知畏一見沈奚,當即拜下:“下官拜見沈大人。”

沈奚微一頷首,側目看了眼馮夢平道:“把他給本官捆了,明日一早移交都察院。”

楊知畏應是,剛從地上爬起來,看到蘇晉手裏的匕首,雙眼一直,膝頭發軟忍不住又要跪,卻被沈奚一手拎起來,笑嘻嘻吩咐道:“楊府尹捆人去罷,本官還有話私下跟蘇禦史說。”

等楊知畏諾諾退開,沈奚沖蘇晉揚了揚下頜:“這匕首,你知道來歷嗎?”

蘇晉道:“這是十三殿下所贈。”然後她想了想問,“當真是禦賜之物?”

沈奚一本正經道:“是不是禦賜的本官不知道,但這的確是朱十三珍愛之物。”他說著,忽然對蘇晉眨眼一笑,“因為從前他總跟我說,每回揣著這匕首去吃花酒,桃花運都十分好。”

作者有話要說:

注1:古代收稅,如果收的不是糧食,而是棉布,錢,鈔,絲絹等,折成糧食算,就叫折色。

注2:泉台鼙鼓動,驚起老秦兵——出自《長安行》,長安即西安,所以蘇晉判定是陜西。

-

吃完晚飯睡著了,更新晚了點,讓大家久等了。

今天先把沈小哥哥牽出來遛一遛,馬上遛柳哥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