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 第四十六章 可不可問(第6/12頁)

[15]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傾動昏王室。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16]官告:古代授官的憑信,類似後世的任命狀。也叫“告身”。

[17]《春秋左傳·襄公三十年》:“子產為政,有事伯石,賂與之邑。子大叔曰:‘國,皆其國也。奚獨賂焉?’子產曰:‘無欲實難。皆得其欲,以從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何愛於邑?邑將焉往?’”

[18]《史記·孔子世家》

[19]辛棄疾《瑞鶴仙·賦梅》:“雁霜寒透幕。正護月雲輕,嫩冰猶薄。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妝難學。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綃襯著。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園林,水邊樓閣。瑤池舊約,鱗鴻更仗誰托?粉蝶兒、只解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但傷心、冷落黃昏,數聲畫角。”

[20]《後漢書·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朱浮傳》:“蓋聞知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常竊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無賢輔,卒自棄於鄭也。”

[21]《史記·外戚世家》

[22]《資治通鑒·唐紀四十六》:“夫誘人之方,惟名與利,名近虛而於教為重,利近實而於德為輕。專實利而不濟之以虛,則耗匱而物力不給。專虛名而不副之以實,則誕謾而人情不趨。”

[23]《春秋左傳·昭公十三年》:“子幹歸,韓宣子問於叔向曰:‘子幹其濟乎?’對曰:‘難。’宣子曰:‘同惡相求,如市賈焉,何難?’對曰:‘無與同好,誰與同惡?……’”

[24]《韓非子·十過》:“奚謂小忠?昔者楚共王與晉厲公戰於鄢陵,楚師敗,而共王傷其目。酣戰之時,司馬子反渴而求飲,堅谷陽操觴酒而進之。子反曰:‘嘻,退,酒也。’谷陽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飲之。子反之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絕於口,而醉。戰既罷,共王欲復戰,令人召司馬子反,司馬子反辭以心疾。共王駕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曰:‘今日之戰,不谷親傷,所恃者司馬也。而司馬又醉如此,是亡楚國之社稷而不吾眾也,不谷無與復戰矣。’於是還師而去,斬司馬子反以為大戮。故堅谷陽之進酒不以讎子反也,其心忠愛之而適足以殺之。故曰行小忠則大忠之賊也。”

[25]《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6]《論語·衛靈公》:“衛靈公問陣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俎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

[27]李世民《帝京篇》:“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連薨遙接漢,飛觀迥淩虛。雲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28]《亢倉子·賢道》:“祭公問賢材何從而不致,亢倉子曰:‘賢正可待不可求,材慎在求不慎無若。天子靜、大臣明、刑不避貴、澤不隔下,則賢人自至而求用矣。’”

[29]《舊唐書·列傳第六十三·蕭鈞傳》

[30]《論語·衛靈公》:“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1]《孝經·紀孝行章》:“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32]此故事出自《拉封丹寓言詩》中《獅子、野狼與狐狸》一篇,略有改動。

[33]《史記·商君列傳第八》

[34]西漢陸賈所著,向漢高祖論述存亡之徵的政治論文,凡著十二篇,號曰“新語”。

[35]《南風》之詩,相傳為堯舜所作,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36]《新語·無為》:“道莫大於無為,行莫大於謹敬。何以言之?昔舜治天下也,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寂若無治國之意,漠若無憂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周公制作禮樂,郊天地,望山川,師旅不設,刑格法懸,而四海之內,奉供來臻,越裳之君,重譯來朝。故無為者乃有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