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第2/4頁)

韋無默:“……啊???”

麗妃:“萬一有些人想找我麻煩,想起哄,你一開口,她們肯定就閉嘴了,氣都要氣個半死,也算幫了我的忙。”

韋無默:“……”很好,你很直言不諱,我會記仇的。

“你們等等,住在內城的大臣家眷會有些男子,來到後宮難免不便。”何韻致想了想,吩咐蓮風去找來皇城地形圖,落筆一劃,將整個後宮一辟為二。

以恩光門-含耀門為中軸線,以東的百所宮殿為臣子家眷居住,以西的百所宮殿為妃嬪居住。她打亂了從前的宮室分配,讓妃嬪們重新遷居。

麗妃和韋無默接過皇城地圖,正要走出重華殿,韋無默忽然回頭:“貴妃娘娘……”

她頓了頓:“不愧是太後的侄女。”

做的挺好。

何韻致一怔,門口已經沒有了那兩個人的影子,只有朦朧的雨絲。

她對著空曠的門外,默默一笑。

------------

瀝瀝細雨中,皇城城門打開,幾騎人馬飛馳在寬闊的宮道上。

有些家在外城的官員,妻子高堂已經落入了叛軍手上。叛軍以此為質,逼迫內城開門。

宮裏下令,將內城宅邸的朝臣家眷們,接入宮中保護起來。

命在旦夕,這些擔驚受怕的大臣家眷們,顯然對何貴妃十分感激。進宮的路上,大贊她冷靜有謀,且胸懷博愛,總之各種溢美之詞。

遷入皇城暫居的大臣家眷,也有不少是後宮妃嬪們的娘家。麗妃選出了十來個宮嬪,有婕妤,有才人,有寶林,跟著她去安撫眾人。

宮中妃嬪都是有品級的,身為天子的女人,哪怕未受寵幸,也身份高貴。這麽多貴人,竟親自來探望,可謂十分折節了。那些家眷們知禮數,心中更是感激,沒有人哭鬧或挑唆。

承暉殿裏,一位二品誥命愁道:“實在是內城謠言四起,娘娘是不知曉,先時有人說,長安城已經落在叛臣手裏了,太後娘娘是一早知此事,遂棄宮而出,兩位監國娘娘都離開了,要另行遷都呢……我也不知這謠言從何處來,只吩咐下人們可別傳了,兩位監國娘娘怎麽會棄長安而不顧呢……”

其他夫人也附和,鄭妙妍心知她們有試探的意思,遂道:“可不是麽,監國娘娘和大人們正從南郊趕回來,這樣,夫人們簡短寫幾封家書,宮裏送過去,給大人們報個平安,好叫他們也放心。”

她們聽了,連連感謝麗妃,從來沒看鄭妙妍這麽順眼過。隨後一人湊一封家信,交到麗妃手裏,施了一禮:“有勞娘娘替我們張羅操心了。”

麗妃接了信,笑道:“哪裏的話,家父也在南郊,本宮很體受夫人們的心情。”

她牽掛的人們,也是茫無音信,讓她懷著殷殷的念切等候。

***************

三月三已經臨近了清明,許是應景,長安飄起了瀝瀝的雨。

細如牛毛的雨絲,將長安城籠罩,外城坊間幾乎再看不到行人,更有了幾分蕭索。

馬玉撤退前,耍了個心眼兒,把十二大甕城門全部落了鎖,困著外面的叛軍無法入城,留他們給城外的京師戍衛去收拾。

他想的美美的,然而他畢竟漏算了一招。

甕城大門的門鎖,共有兩套。一套由各城門長暫管,卯時開門酉時關門後,門鎖上交。

另一套鑰匙,是在孫統領手中。

孫統領已死,現在這套鑰匙,則落入了上官顯手裏。

上官顯命人重新打開城門,隨著厚重的門軸聲響,城外的叛軍湧入,徹底控制了長安外城。

在這片混亂中,一名身著白衣年未弱冠的俊秀少年十分惹眼。

他穿的是左衽衣襟,手上有兩個一寸寬、形似護腕的銀鐲子,戴著半張銀面具,露出的一半容顏堪稱絕色,讓人不禁猜測他面具下的半張面孔,是毀容?抑或完好無損?

京師戍衛援軍趕來時,甕城大門已經關閉。

也就是一夜之間,外城的百姓就發現,長安城內變天了。

靠著宣陽坊與平康坊的內城門牢牢關閉,城樓上的士兵嚴陣以待,附近的街道被清空。

有大批士兵集結在內城樓下,投石機都架了起來,攻城車也對準了城門,那城門上凸起的一個個金涿弋,在浩大的陣仗對峙前,顯出了幾分脆弱。

生活在天子腳下的民眾,難免熱衷於議論國事,各種謠言不知從何而起,開始在外城廣為流傳,人心惶惶。

“聽說陛下禦駕親征其實是個幌子,年初不就傳說他其實不在了嗎?宮裏的一直是個假皇帝,禦駕親征是為了弄出戰死的假象……”

“皇帝死了,誰最得益啊?當然是京門四姓之首的汝寧侯,效仿那前漢的王莽,外戚得天下!據說朝野上下,文武百官,汝寧侯和曹相的門生,占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