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

普天之下人有相似的多了,若薇和馮氏都不甚在意,馮氏非常淡定,仿佛今日只是來吃席的,這是曹氏沒有料到的。

杜家本家人的想法,當然是想馮氏她們和閔氏一樣,傾其所有,宗家才幫忙。畢竟,以他們的想法,杜宏琛連個舉人也不是,就是考秀才也是考了數年才中的,還如此不識擡舉。

“薇姐兒,你看這道蜜汁燒鴨味兒極正,娘給你夾一塊。”馮氏笑道。

若薇偷笑:“娘,您不吃鴨皮就好了,吃鴨肉沒事兒的。”

馮氏托腮抱怨道:“你爹真的太狠了,他讀書也是,寒冬臘月,若是困了,直接用雪搓臉,我看著他都有點害怕。”

“可是您現在變美,爹爹功勞最大,對了,您瘦是瘦了,可是臉色不大好,還是要多歇息才好。”若薇覺得娘雖然年紀增長,其實性格很簡單。

其實人越簡單越好,別人有不如自己有。

席吃到一半,閔氏悄悄出去找杜太太,這是杜學政之妻,家裏老太太也不怎麽管事,有問題找她,說明了來意。

“荀知縣是舉人出身,好容易補了縣令的缺。素日與我們大爺交往頗多,兩邊都有意,我們若蘭及笄之年,不是我自誇,人生的標致,性情和順,樣樣都來的,就是身份比不得人家。若是有您過去保媒,真真是給我們若蘭撐腰了。”

杜太太哪裏輕易請動,只不過閔氏自從在羅氏處學到了用東西收買人之後的招數,越發的大膽起來,又從袖口拿出兩包名貴香片送給杜太太。

別說杜大伯每次把自己說的膽小,其實在衙門做書辦,油水不少,閔氏素日節儉,攢了不少銀錢,現在全部派上了用場。

杜太太不貪圖她這點東西,但是想來杜若蘭若是跟縣令家結親,於長陽杜家也是好事。且閔氏這次送了厚禮,還對她們恭敬備至,這點忙杜太太還是願意幫的。

見杜太太答應下來,閔氏終於松了一口氣,才滿意的在次日帶著女兒回縣裏。

白惠娘正在做針線,見閔氏母女回來,連忙迎了上去。要說閔氏口風緊,一直只說去本家給大官夫人慶賀,半點不說因為女兒的婚事,事情沒成之前,家裏人多口雜,她不會說的。

閔氏自小生在捕快之家,見到不少人間陰暗面,因此很了解人心。

“表姐和蘭姐兒回來了,我替你們熱飯去。”白惠娘正要忙。

閔氏道:“快別忙了,我正要說呢,還多謝你。你不知道如果不是你介紹的那個人,我也不會那麽便宜把那十二扇屏風買下來,要不然差別被人家笑話鄉裏人了。”

白惠娘笑道:“我也是一時湊巧。”

說起白惠娘來,她這兩年一直跟著大房,拿著當初夫家的銀錢,在縣裏盤了一家腳店賣魚羹,又有杜家罩著,生意雖然算不得很好,但也能過的出去。

只是終身一直沒有依靠,也不是沒有上門說親的,但很難有和杜宏琛媲美的。

所以,她又旁敲側擊的打聽著:“我聽說三爺他們也在府城,不知道都去了沒有?”

閔氏點頭:“去了,馮氏瘦了好多,看來日子不好過,之前到底大家子在一起過,有下人服侍,我們杜家條件好,現下分出去,就不成了。還好,她生了個兒子,算是揚眉吐氣了。”

“的確如此,只我聽說杜三爺這馬上要出孝了,明年就要參加鄉試了吧?您看他能不能中。”白惠娘狀似不經意的問起。

閔氏搖頭:“玄,一個秀才就考了那麽多年,舉人,一省才錄五十人,他並非名家子弟,怎麽中?你可知道參加鄉試,盤纏不少於二十兩,期間還要繼續讀書,他也沒那個條件。再者,若是那馮映雪曉事兒點,和本家關系打好,興許本家還能資助一二,偏偏你不知道馮映雪這個人自視甚高,和本家關系疏遠。”

白惠娘也是默默為杜宏琛嘆息,又道:“也許日後她們還沾您的光呢。”

閔氏搖頭:“若說馮映雪沒有兒子,她會親近我們的,至少為了薇姐兒也會。可她現在有兒子,她那個人的性子我了解,她相公若是讀書不成,她會全力栽培自己兒子。日後,我們的關系恐怕越來越疏遠,即便是三弟真的走狗屎運中了,她越發不讓三弟親近我們。”

白惠娘聽了也默默想著馮氏的性格,覺得表姐對馮氏了解的還真是透徹,她在這裏略待了一會兒,又去自家店裏。

她店裏一開門,熟客過來了,這是從她家店開張到現在每日都會來吃的胡嫂子,是個三十出頭的青年婦人,據說是個富商的夫人,珠翠環繞,穿金戴銀,唯獨一雙腳卻是大的,不似真的大家子出身

閔氏的屏風就是她因為搬房子便宜賣的。

白惠娘和她倒是很投契,見她過來,特意做了拿手好菜爆炒腰花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