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平靜的日子(第2/2頁)

按歷史書上記載,孝文帝不但沒有擾民,還讓人把軍糧分給一些老弱病殘,口碑真心不錯。

許琛微微皺眉:“哪有不搶不殺的士卒?公子還是小心為上。”

蕭君澤點點頭,倒不怎麽擔心,這村子如今已經轉行賣紙了,又沒有糧食,軍隊搶掠也搶不到這裏來。

他起身,伸長脖子,去看了兩個徒弟的數學作業做得如何了。

嗯,兩個小學雞學的挺快,已經能背完九九乘法表了,做的作業也很認真。

“做完認真檢查,先做完且全對的我給你們一盤小魚!”蕭君澤鼓勵他們。

兩個小孩子本能地吞了一口口水,看著那盤炸得酥脆的小魚,對視一眼,都露出雄雄戰意,埋頭苦戰起來。

蕭君澤很滿意,又去尋了魏知善。

做為一個自帶資金、又能研究、又能教學生、又能出成果的學生,蕭君澤自然滿意。

但才進魏道長的實驗室,便看她正皺緊眉頭,伏案書寫。

“阿善你在寫什麽?”他走過去看。

就見那紙上寫著:青黴素,別名柑橘霜,性寒,味苦,入肺、膀胱經,可清肺與膀胱之熱。用之宜皮試。

他忍不住笑了出來:“你在編寫藥典?”

“是啊,”魏知善點頭道,“不過你說的青黴素雖然好,但存量實在太少,那些柑橘、湯餅,人吃都還不夠,怎麽能用來生黴呢?大蒜價格不菲,咱們也買不起,我這進度受阻,實在是有些難受。”

蕭君澤也有些無奈,物資匱乏這種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後世解決大量青黴生產是用花生和玉米做的豆餅來發,可是如今這些東西還在美洲呢,他可沒法弄過來。

“那回頭尋些農戶,讓他們多種些蒜吧。”蕭君澤只能如此準備。

“只能如此了,你最近的萃取之術提醒了我,我不只青黴、大蒜來萃取,還蒸餾了許多藥材,目前來看,只是少了病人,有些還無法辨別,要不……”魏知善搓了搓手,“您再給我弄幾套蒸餾器唄?”

“這簡單,不過,”蕭君澤聽到這,心中一動:“我倒是知道一味藥,蒸餾出來效果十分不錯,你可以試試。”

“何物?”魏知善眼睛一亮。

“你聽說過柴胡麽?”蕭君澤不認識這草藥,只知道名字。

“怎會不知!”魏知善笑道,“醫聖的《傷寒論》便有一方,名為‘小柴胡湯’,能和解表裏、升清降濁、調和肝胃、調理氣機、扶正祛邪,主治傷寒少陽症。”

“嗯,你把柴胡磨粉,放水裏,以文火蒸餾,弄出來的醇劑,也不比青黴差!”蕭君澤立刻給技術。

“竟有此事,我這就去!”魏知善立刻起身,前去制藥。

蕭君澤則微微皺眉,輕嘆了一口氣。

柴胡注射藥劑是後世應急之物,原料簡單,制取方便,是在特殊時期,軍隊面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硬生生試出來的藥劑,對退燒、感冒和瘧疾都有奇效,但救命是救命,不良反應卻奇多。他小時就挨了一針,結果中獎,半小時不到就送去搶救了。

他能知道這細節,是在和主流一起聲討中藥注射劑、要求把這玩意禁絕時,看過別人的科普——科普為什麽會有這麽粗劣的藥劑。

不過這個時代,哪能要求那麽多。

一個給高燒小孩退燒的硬實力,就能治人無數了。

……

回到自家院裏時,兩個學生立刻爭著在他面前舉起作業。

蕭君澤接過,一目十行地看完,誇獎了兩個小孩,把一盤小魚分給兩人。

青蚨正在一邊計算著最近村人的收入,詢問道:“要過年了,公子有什麽要買的年貨麽?”

蕭君澤很滿意,去墻邊量了一下身高,他今年已經十歲了,身高過了一米四,快到一米五,脫離矮冬瓜的範圍了,這年代的人都不高,他這身高已經能冒充戶主了。

蕭君澤眼睛一亮:“當然要,讓村人去買幾頭豚豬,咱們做些臘味,順便給其它人也分些肉,算是過個好年。”

青蚨點頭。

-

十月,北魏皇帝拓拔宏聽說南邊蕭鸞篡位後,寫了一篇文采斐然的檄文,諷刺南人兄弟相殘,不知德行,同時征召四路大軍,南下滅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