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宗師之願

“你說,那位存在會同意麽?”

皇宮內,一處頗為奢華的院落中。

薛問劍等宗師皆匯聚在此。

護國宗師一般都居住在皇宮之中,避免有喪心病狂的宗師直接潛入刺殺皇帝。

不過他們這些自他國投靠而來的宗師們,還算不上是夏朝的護國宗師,即使王莽給的待遇一樣,信任程度也不一樣。

讓他們也一同居住在皇宮,即是表明重視,也是一種監管,畢竟宗師在外,大可擔得為所欲為幾個字,而在眾人的眼皮子底下,終究要不看僧面看佛面,要點臉面。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隱形的好處,那就是如果有什麽事情需要他們去做,方便第一時間告知……

是的,別看顧擔相當的清閑,那是因為本就沒人敢使喚他,那位爺不給人找事兒,便已是天大的幸事。

可對於他們這些投靠的宗師而言,王莽就沒有客氣過。

當初夏朝剛剛立國,便讓他們‘南征北戰’,幹翻了一大票仍舊做著白日夢的反賊,以及幫忙穩定各地的治安,這一忙就是好幾年。

此後又施行攤丁入畝之策,人手不足,宗師便被當成了中樞的節點——別管他們懂不懂經世濟民之道,只要保證完成任務就足夠了,這又是好幾年。

當時夏朝成立時間不算長,缺人手,他們又是剛剛投身夏朝,一個個都心甘情願的被使喚,說一聲任勞任怨也不為過。

本以為渡過夏朝最為艱難的時間後,便還可像是之前待在自己的國度一樣,享受清閑而自由的日子。

萬萬未曾想到,王莽好像用宗師給用上癮了。

哪裏發生了天災人禍,需要派人過去賑災、調查的時候,竟直接開始調度宗師了!

民間有句話說的很好:殺雞焉用牛刀?

宗師,是這麽用的嗎?!

看看當初大月的宗師都是什麽樣子吧!

墨丘,好家夥,已被稱為至聖先師,這個不比也罷。

黃朝,唔,也算是不世之豪傑,威名赫赫!

就算相對拉跨一點的白蓮教主,都偷偷滅了大月皇庭,說出去那也是名震一方的造反頭子,家學淵源!

這幾個人哪個不是宗師?

再有天賦才情,不成宗師,也難以顯現於世!

這就是宗師帶給人的自信。

他們這些宗師就算比不得墨丘,還能比白蓮教主差?

區別只是他們沒有搞事兒而已!

皇帝都要給宗師幾分面子,絕非是胡言亂語之言。

更準確一點的說,應該是宗師樂意搭理皇帝,皇帝才是皇帝,宗師不想理會皇帝,皇帝算老幾?

是他們願意給皇帝面子,而不是皇帝非要給他們面子!

正是因此,哪怕護國宗師,都有相當的自由,不可能像是臣子那樣唯命是從,皇帝也沒有資格去對宗師指手畫腳,最多也只能是眼不見心不煩,拜拜了您嘞。

自宗師之禍到大月滅亡之前,無數宗師都是這麽過來的,早已經習慣了這份超然的地位。

將宗師當牛馬使喚,敢這麽心大的皇帝,早就從皇位上字面意義的滾下去了。

奈何,自從顧擔出現之後,就不一樣了。

宗師已不再是塵世的絕對頂峰,甚至宗師最可怕的殺手鐧,舍命一擊都拿人家沒辦法,在這位沒掛掉之前,所有處在他周邊的宗師,都必須字面意義上的低人一等。

依靠武力取得的地位,在面對更強的武力時,理所當然的盡落下風,這沒有什麽好抱怨的。

更何況他們主動投靠過來,本就是有求於人,被當做牛馬使喚也是自找的,並非強迫。

那王莽每次有事相求,都是擺出一張笑臉,客客氣氣,禮儀周到,更是挑不出半點的毛病,要想借王莽的不尊重說事兒,也完全不成立。

而且王莽也從未讓他們立過什麽軍令狀,每次都是說盡量、盡可能、最好、不成也沒事兒……

宗師都動身了,豈有不成之理?!

做不成,究竟是在惡心王莽,還是在說自己無能?

宗師丟不起那個臉!

當然,他們還有一個選擇。

那就是直接拒絕,表明老子不幹,便是夏皇也得往後稍稍。

但這都過去三十四年了,還沒有一個宗師這麽拒絕過。

王莽交給他們的任務,也都是盡善盡美的完成,從未刻意的拖延或使壞。

誰讓他們有求於人呢?

有求於人啊……

便是被無數武者視為信仰的宗師,凡塵中說書故事裏神龍見首不見尾,瀟灑快活一生的宗師,一旦到了有求於人的時候,也終究不負宗師的風采。

三十四年奔波,對於宗師來說,這已經占據自己作為宗師之後的半生了,委實不短!

他們就像是在栽種一顆種子,王莽的每一次委托,讓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為那一顆種子澆水施肥,只為開花結果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