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宗師請師

“我一直都挺有時間的。”

顧擔微微聳肩,無奈道:“真正沒時間的人,是你才對吧?”

顧家小院當初的那一批人,如今各有各的歸處。

荀軻留在了天下學宮,弟子眾多,講述心中理念。

小瑩擔任太醫院的太醫令,掌管著千余女子,教導她們如何接生、照顧嬰兒。

禽厘勝更不必多說了,帶著墨家滿夏朝跑,指不定待在哪裏。

就連蒼,如今都跑到了豫州,擔任布政使。

公尚過更是自夏朝立國之後,就一直在為國事而忙碌著,渾然而忘我。

前面幾位還會到顧家小院中去坐一坐,但眼前這位除了過年那會兒之外,根本忘卻了私人這兩個字。

不是顧擔沒有時間,而是他們,各有各的事情要忙。

“哈哈。”

公尚過笑了起來,不似曾經那般激烈,但更加開懷,“畢竟人只能活那麽久,實在不敢肆意揮霍,只好趁著自己還能動,多做些事情。”

“得了吧,我看你根本沒想過退休。”

顧擔擺手道。

“退休?”

公尚過略一琢磨,便想明白了這兩個字的意思,“告老還鄉?我哪裏還有什麽鄉,夏朝便是我的家鄉了。”

當年大月傾頹,四方攻伐之下,公尚過已然絕望,怒撞龍顏後根本沒有想著能夠活著回去。

但此後種種之事,超出了他這個預料,作為上一個朝代幸存下來的龍子皇孫,本該被打上罪不容誅的烙印,誰曾想竟還能夠在夏朝中身擔要職,大展身手。

或許是因為心中的歉意,或許是要彌補大月帶給這片土地的傷痛,公尚過任職之後渾然而忘我,比之墨者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心撲到了國事之上,從未停歇過。

哪怕都住在皇都,經年累月不見一面,都很是尋常。

顧擔若不來尋他,公尚過是必然沒有空閑去找他閑聊的。

“還不還鄉不要緊。”

顧擔仔細盯著公尚過,看了片刻,說道:“可你也不必將自己繃的太緊,要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的道理。如今的夏朝不是大月,王莽也不是宗明帝,自己勞心勞神能夠做到十分的事情,交給能夠做出九分,甚至八分的人才,未嘗不可使得他們慢慢成長起來。”

“忙不了多少年了。”

公尚過笑了起來,眼角已經有皺紋浮現,那張已被歲月洗禮了一番的俊逸面容,顯露出的是由內而外的溫和,徹底褪去了當初的鋒芒,露出了飽經世事後,仍舊熱愛生活的真面孔,“趁著還能多做一些事情,便想自己多做一些。”

聞言,顧擔一聲嘆息。

塵世有數。

凡塵一世不滿百,滿百者何其難以得見呢?

作為寄居在這片天地間的生靈,無論是為了功名利祿、個人榮辱,還是為了家國天下、心中道義,都必須要趕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去奮力爭取。

很多事,容不得不疾不徐、不急不慢。

曾經顧擔感慨:國之艱難,苦於黎民。

如今盛世已至,可那些在國之艱難中成長起來的人,仍在用盡全力去發光發熱,照耀著這個時代的人們。

“倒是你,醫書已經編撰完了吧?之後準備做什麽?”

公尚過三言兩語間便將自己略過不談,轉而問道。

“繼續修行。”

顧擔說道:“我之前答應過一個人,要試一試他始終未能得見的風景。”

“修行啊……”

這次輪到公尚過聳肩了,他的目光落在顧擔的臉上,無奈道:“論起這個,還真沒有人能夠比得過你。”

第一次與顧擔相見的時候,他尚且可以自居為風華正茂的美少年,可這麽多年過去,如今老態已顯,華發披肩,哪怕身為練臟大成的武者,有時還會有抵擋不住的疲累感自身體中湧現。

可顧擔呢?

看上去才不過三十出頭,大概不足四十歲的容貌。

歲月似乎根本無法從他身上帶走什麽東西,現在他們兩個站在一起,說是爺孫二人,怕是都有人敢信。

便是宗師,都沒有離譜到這種程度的!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不服都不行。

提起這個,顧擔只是笑了笑,並未多提及。

因為公尚過很不幸的被五行交感攔住了,無法晉升宗師,否則壽元最少還能再加二十年。

在天賦不夠的人面前提資質,還是老友的面前,即使對方並不介意這一點,早已看開,顧擔也會刻意回避。

歲月的確無法從他的身上帶走什麽,可他的身邊,一直在被歲月的痕跡所充斥。

接下來,公尚過和顧擔煮茶品茗,隨意的閑聊著。

其實聊的其實也都是國家之事,哪裏又下大雨啦,哪裏出現了幹旱,哪裏水災,哪裏豐收,哪裏的孩子生的更多,戶籍增多……提起這些事情,公尚過如數家珍,隨口便可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