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以證清白(第3/4頁)

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錦魚松了一口氣。

阿成既然不知道,想來不會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江淩想了想,轉頭對錦魚道:“咱們先回怡園,收拾些衣物。多收拾幾日的。”

錦魚不由滿心疑惑,卻也沒問。

反正多準備些,到時候再帶回去就是。

*

好在有豆綠這個幫手。

錦魚自己有些心神不寧,豆綠倒是沒心沒肺的,收拾了兩大箱子的衣物。一箱子是她的,一箱子是江淩的。

錦魚見她連紙筆都收拾了,不由道:“這些個瑣碎的東西,侯府還怕沒有麽?”

豆綠道:“姑娘,侯府什麽情況咱們也不清楚。咱們自己的東西用著也放心些。”

江淩在旁邊閑坐,聽了這對話,笑道:“你挑丫頭的本事,倒是一流的。日後她若嫁了人,你可怎麽辦?”

錦魚沒想到他倒還有心情說笑,不由嗔了他一眼。

豆綠笑嘻嘻地道:“我就算是嫁了人,也還要回來伺候姑娘的。”

錦魚被他們兩個這樣一打岔,心情總算沒那麽緊繃了,勉強笑道:“那是自然。我可舍不得你走。”

收拾了小半個時辰,才坐著馬車去了景陽侯府。

到府外時,見燈籠還是尋常的紅色,錦魚緊鎖的眉頭總算松開了。

一時進了門,就見府裏黑漆漆的一片。好像是忘了點燈。

朱老四見他們帶了箱籠來,忙叫人卸了,問送到哪裏?

錦魚道:“紫竹齋可有人住?”

朱老四道:“一向關著。”

錦魚也不客氣:“那便叫人開了。把我的東西送到那裏。”

朱老四不敢違拗自著人去辦。如今府裏上下,誰不知道,五姑奶奶說的話,便是大奶奶劉氏也是言聽計從的。何況只是住在何處這種小事。

便問侯爺在哪裏。

婆子說:“都在古香堂呢。”

引路的婆子手上有羊角風燈,一路引著他們到了古香堂。

才走到外頭,就聽到裏面哭聲一片。

錦魚渾身不受控制地抖起來。

江淩與豆綠兩個,一左一右扶緊了她走了進去。

卻見一堆人擠在院子裏,黑壓壓的也看不清誰是誰。

卻聽得有人道:“五姑奶奶跟五姑爺來了。”

眾人都紛紛讓開中間。

錦魚也不及去看兩旁站的是誰,被江淩扶著上一腳低一腳地進了屋子。

打簾子的是馮媽媽。

馮媽媽用衣袖揩著眼角,引他們往東梢間去。

進了東梢間,卻見點著十來枝白燭,照得屋子裏雪亮一片。

景陽侯坐在靠墻的圈椅上,半垂著頭,好像睡著了一般。

錦魚叫了一聲“父親”。

景陽侯才擡起頭來。

她爹其實也是個美男子,雖然一向表情嚴肅,但是人到中年,卻並不見絲毫肥胖臃腫。昨日寧哥兒的滿月酒,他意氣風發。完全看不出是四十許的人。

可不想今日,這暗淡燭光之下,竟像是一夜之間老了十歲。額頭都露出幾道深紋來。

錦魚的眼淚倏然流下。

景陽侯的眼睛轉了轉看向了窗下炕上。

錦魚一顆心都吊著,有些害怕,卻忍住心慌,隨著他的眼神看去。

就見炕桌早不知被移到哪裏去了。

炕上平躺著一個人。

頭上戴著的赤金花九鈿,是二品命婦的八樹花冠。左右兩側是點翠的博鬢,身上紫色翟衣,大紅闌邊。

臉色臘黃幹癟,若不是胸口還在微微起伏,幾乎讓人以為她已經死了。

旁邊地上扔著一條白綾。

雖然她從來不喜歡許夫人,可看到她如今下場,還是忍不住有些難過。

她扶著桌幾,只覺得雙腿發軟,江淩扶著她坐在了景陽侯的旁邊。自己又坐在了她的下首。

半天才聽景陽侯啞聲道:“她說她是冤枉的。要一死以證清白,虧得馮媽媽發現得及時,把她救了下來。”說著,遞給錦魚一張白素箋。

錦魚抖著手,慢慢展開,就見上面竟是血書。

她眼中有淚,也看不清楚,江淩從她手上接過,低聲念道:“命婦許氏寶敏泣血啟奏皇帝陛下禦前……臣婦驚聞,今日廟堂之上,竟有小人汙指臣婦殺害文氏。皇上已禦命大理寺左斷刑司案審。想妾出身世代清貴之家,及長嫁於簪纓鐘鼎之族,不敢自稱賢良,卻也謹守婦德,瀝血中饋,替夫廣納良妾,使衛氏一門,枝繁葉盛。文氏乃臣婦陪嫁婢女,自幼一處長大。親如姐妹。臣婦豈會因妒害命,使衛許兩氏滿門蒙羞?士可殺,不可辱。臣婦節烈之性,願以一死,以證清白。唯盼皇上憐我幼女錦心,婚配坎坷,許予國公世子誥命。臣婦九泉之下,祈頌聖恩。命婦許氏寶敏泣血頓首再頓首伏叩聖裁。”

江淩的聲音很輕,念得極慢,一字一句,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