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以證清白(第2/4頁)

錦魚一怔,腦子裏冒出一個人——誠親王。

上次在宮裏,誠親王吃了暗虧。

雖然當天,誠親王為難她的事沒傳到皇上的耳朵裏去。可是過了些日子,太子這邊的人,還是尋機將這事捅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聽了,先也不過當小事一樁,並未在意,還笑道:“難怪那日我見衛五娘子頭上戴了個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不過袁相當時也在場,便笑道:“衛五娘子如今在士子中倒頗有些名聲。都說她品如其花,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

皇上聽了這話,便有些不快,覺得誠親王做事氣量狹窄,處事莽撞,倒惹得皇家叫士子們笑話,成全了衛五娘子的名聲。

後來到底把誠親王與皇後娘娘都數落了幾句:“一個小姑娘罷了。那花兒雖插得不錯,也不是沒有別的花師可以找。你們何至於非要讓她過府?如此跟她計較?豈不少了皇家氣度,落了皇家的臉面?”

把皇後娘娘跟誠親王氣得夠嗆。

這事自然是太子那邊的人傳給江淩,江淩才告訴她知道的。

她當時聽了也不覺得意外。

既是奪嫡之爭,彼此之間自然不可能客氣。

如果現在是誠親王借著顧家的手對付衛家,倒確實是高明得很。

江淩以前就說過,誠親王有心奪嫡,早把京中各家的陰私都摸得一清二楚了。連江家這樣的冷灶都沒放過。

那麽許夫人殺文氏,說不定就是誠親王告訴顧家的。

至於顧家的立場,現在倒還不能完全確定。

或者他們早就是誠親王的人,所以才故意一直咬著花房坍塌的事情不放。

或者他們死活要嫁柳家,也有誠親王的影子。

或者他們只是想替讓顧茹拿到誥命,完全壓制錦心。

她長嘆一口氣。

這些個勾心鬥角,可真是太可怕了。

還是鐘哲想得開,閑雲野鶴,遠走高飛。

若是她跟江淩日後也有機會離開京師,少些算計就好了。

便問:“許夫人已經被抓走了嗎?”

江淩道:“那倒不會。到底是二品誥命的侯夫人。文家目前的證據都指向王媽媽,除非王媽媽指證自己是受了許夫人的指使,不然左斷刑司也不敢拿人。”

錦魚想了想,這事還真不容易做實。

便問她爹有什麽打算。

江淩道:“回景陽侯府了。他說要先審審許夫人,知道個真假,才好作後續的打算。”

錦魚想了想,雖然這文氏死時,她娘已經出了府,可是也說不定知道些什麽。

便與江淩吃過飯,收拾了收拾,往樸園去。

見了秦氏,便把這事慢慢說了。還怕驚著她。

不想秦氏聽了,出了半天神,道:“這事多半是冤枉的。你爹這人,最是重嫡輕庶。當初對許夫人更是一心一意。我們這些妾室,包括文氏,其實都並不得寵。也只有我是個傻的,還以為自己得寵,許夫人攆走了我,也就沒了心腹之患。哪裏會臟了自己的手,多余去害文氏?何況,文氏本就是她的丫頭,最得力的一個。文氏在時,樓氏根本靠不上邊兒。”

錦魚因想著王媽媽以前常威脅她的話,這才覺得許夫人多半做了此事。

可是聽她娘這樣一說,又覺得若王媽媽真幹了這樣的虧心事,藏著掖著還來不及,又怎麽敢放在嘴上亂說?

也許只是嚇唬人的。

再說雖然她對文氏的事知之不多,可也知道錦芬與衛三郎都是在許夫人的跟前長大的。比府裏其他庶出的子女都要尊貴些。這也是錦芬之前跟她不對付的原因之一。

不過,不管怎麽樣,只要案子開審,總會水落石出。

便與她娘一起吃過晚飯,又跟寧哥兒玩了一會兒,看看天色將晚,正準備與江淩回家,就聽得外頭腳步匆匆,有個婆子慌手慌腳地跑進來,道:“侯爺身邊那個小哥兒來了。說是讓姑奶奶跟姑爺趕緊回景陽侯府去。”

錦魚頓時心驚膽戰。

這都戌時了,眼看各家都要落鑰匙,休息了。這時趕去景陽侯府,怕是今晚都要歇在那邊了。到底什麽事這樣要緊?

她想了想,辭了她娘,與江淩兩個快步走出來到了前頭會客花廳。

臉色嚴肅,吩咐帶路的婆子道:“去把那小哥兒叫了來。我有話要問。”

一時見帶進來的人是阿成。阿成滿頭是汗。

她的心咯噔一下,看了一眼江淩。

江淩伸手拉住她不停顫抖的手,按在桌面上,不動聲色地對那婆子道:“你先下去,守著門口,別叫人靠近了。”

那婆子慌手慌腳地奔了出去,還被門檻絆了一下,差點兒摔倒。

錦魚也顧不得嫌棄她笨手笨腳。

就聽江淩沉聲問:“出了什麽事?為什麽這麽晚要我們去景陽侯府?”

阿成道:“內院的事,侯爺沒說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