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前程無量(第3/4頁)

便從各種請柬裏挑出了兩張。

一張是袁姑娘請她參加燈迷會。

一張是定北王府的長寧郡主,邀她去王府參加冰嬉會。

她想了想,決定帶上錦柔。

錦柔那性子,雖然有些小家子氣,又兩面三刀的,但是她畢竟答應了要幫她。

如今許夫人被關了起來,劉氏要“侍疾”,景陽侯府上下,大概沒人會管錦柔的事情。

可錦柔眼見著就要十六歲了,原來還心比天高想著王青山,如今王家的親事已經定了,錦柔也該死心。其他人家,卻是連個影子都沒有。也難怪樓姨娘跟錦柔都著急。

反正她先帶錦柔出來兩回,看看情況。

上回她也算是語重心長,讓錦柔老實做人,那番肺腑之言,錦柔聽進去了一二呢,她就認真幫錦柔找個好人家。

若是錦柔全當耳旁風,那她就算帶錦柔出門幾回,錦柔的親事,也不會真的插手。

便寫了封信給劉氏。

劉氏當日便給她回了信,謝了她,說是求之不得。說當日定然會替錦柔準備禮品,保證會派車派人什麽的。

她們先去的袁家。

錦柔見著人,先就偷偷打聽人家的家世,看家中有沒有適齡的兒子兄弟。

若是家世清貧些,她便對人愛搭不理。

若是家世顯貴,卻無兒子或是兄弟,她便對人不鹹不淡。

只挑那家世顯貴,家裏有適齡兒子兄弟的人家上趕著奉承。

如此勢利,錦魚都替她臉紅。

從袁家出來,她特意私下提醒錦柔不可如此,錦柔低頭,手指繞著裙帶,笑著說知道了。

她還當錦柔會改,誰知到了定北王府,錦柔卻是變本加厲。

定北王府請的人,還不像袁家,有些清貴的故交好友,都是非富即貴。

錦柔就跟喝多了鹿血一般,激動得東跑西竄,四處拍馬屁,急著與人結交。

有人若是問起她是誰,她便立刻把錦魚搬出來,道:“我姐姐衛五娘子帶我來的。她跟長寧郡主可是閨中密友。”

錦魚臊得滿臉通紅,可她自己也是頭回到定北王府做客,實在不好在人家裏弄出些動靜來,只得讓豆綠偷偷去打聽一下,錦柔到底打的什麽主意。

豆綠確實是個能幹機靈的,竟真的打聽了來。

說錦柔私下對她甚是不滿,怪她不肯把錦柔引見給這些好人家。

而且還說,若是要結交些破落戶,又何必費力求到她這裏來?又說錦柔如今記在了夫人名下,也算半個嫡女,本就該比庶出的尊貴些。言語之中,竟是連侯府都瞧不上了,想要嫁個公府王府。

錦魚聽得無語。她自己也不認識這些人,怎麽替錦柔引見?

再說能與定北王府和袁家相交的人家,再差也差不到哪裏去。

來做客的姑娘,又大多都是母親或是嫂子帶著來的。

便是人家真的沒個適齡的兒子兄弟,可誰家還沒個親戚朋友?

錦柔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到如此地步,也實在出乎她的意料。

嫁誰,都是命。

她又不是神仙,沒這本事替錦柔改命。

便連話也懶得再跟錦柔多說,只讓豆綠去傳話:“隨她怎麽結交這些人,只別拿我做人情,到時候別怪我不給她臉面!”

一時豆綠回來,笑道:“六姑娘說她自然不敢不聽姑娘的話。別家姑娘要拉著她打聽您的事,她也沒法子裝不知道。請姑娘不要誤會了她。說她回家去,再給姑娘賠不是。”

錦魚:……

錦柔這是把她當傻子了。

既然錦柔這樣聰明,她還是不要再管人家的閑事了。

*

轉眼便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年味兒總算是淡了些。

雖然十分想念江淩,可聽到外頭糧價開始回落的消息,錦魚便知道江淩救災成功全無懸念。她悠悠閑閑地過了幾天清靜日子,得空不是跟白夫人等打打牌,就是在屋子裏照顧蘭花,直到顧二嫂子來曉光院找她。

錦魚如今不太喜歡在曉光院招待客人。

可是也不好叫顧二嫂子大老遠地跑到眾芳齋去。

想了想,只得把她請進了堂屋。

兩人隔著張四五尺寬的黑漆雕祥雲八仙桌。

錦魚叫人上了茶果點心。

顧二嫂子是個老實人,坐下茶沒喝兩口,寒暄不到幾句,便紅著臉,靦腆地把來意說了。

原來顧二嫂回娘家拜年,聽說是柳家過了正月十五,便上了顧家門,要娶顧茹給柳鎮做平妻。

顧二嫂來找她,是想問她知不知道這件事。

“我爹娘覺得,這事要真成了,顧家實在是沒臉,連帶著我們顧家別的女兒都叫人笑話。可是如今顧家都是我五叔叔五嬸嬸話事,看他們的意思倒像是願意的。我爹娘在家,也說不上什麽話。讓我來問問你,也不知道你們衛家怎麽想的。我猶豫了兩日,覺得還是該跟你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