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前程無量(第2/4頁)

不出三天,怕是全京城的人都要笑話她的糧鋪子掌櫃遲鈍,不夠精明。

可是這一笑,便人人都知道,這裏的糧價總比別家便宜一點。

如今糧價這樣高,能省一點兒是一點。

還怕沒人蜂擁而來?

想到此處,她又想到江淩賣梨膏的經驗,得讓人記住這鋪子叫什麽名字:“咱們這輔子,也沒個正經的名字,都只叫長興坊糧油鋪子。不如再去寫個匾額,叫人記住咱們家!”

錢掌櫃道:“原是有名字的,叫福記。只因長興坊只有咱們這一家糧油鋪子,所以都只叫長興坊糧油鋪子了。”

錦魚搖了搖頭,道:“若是以後長興坊多開了幾間糧油鋪子,豈不跟咱們混淆了?福記就很好,只是你們去打一塊大大的匾掛上,再做一個表記。”

不識字的人也多。還是表記好記認。

她便隨手拿了紙筆,畫了一個圓戳子般的福字,遞給錢掌櫃:“用這個做表記。再把咱們家的鋪子前頭漆成麥穗黃。這就成了!”

不認字,也記不清表記的,顏色總能記得住了。

總之這鋪子就得叫人記住才成。

不過錦魚當時也沒想到。

她這番與眾不同的做法,後來居然真的把長興坊整成了糧油一條街。

反正窮人的力氣不值錢,為了省個十文八文的,真有人願意走穿半個城來長興坊買糧買油。

她這鋪子生意越來越好,又是這坊裏的獨一家,雖然她把福記兩個字到處貼,可大家還是習慣說長興坊的糧油鋪子。

就有那跟風的,還真就在長興坊開起了幾間糧油鋪子,還都跟著把鋪子也漆成麥穗黃。她也奈何不了人家。

漸漸地這裏竟成了京城糧油一條街。

當然這都是後話。

*

處理完了糧油鋪子,錦魚便急著推進綠柳莊的事情。

之前是讓魯媽媽上街找人,如今一來人多,二來是真需要做活,卻是不能再用同樣的法子。

想了想,只得說是響應官府的號召,以工代賑,召集災民修建莊寨。

只是她這裏與眾不同。

一來,她只在城外招人。

二來,她一招便招一家子。一個精壯有手藝的勞力,可帶老弱病殘一家子。

這消息一傳出去,前往綠柳莊投奔的人絡繹不絕。

香羅和趙媽媽派人分選,按著鐘哲的要求,把人分成四組。

一組是手藝人,有一技之長者全都登錄在冊。

一組是壯勞力,雖沒一擇之長,可身強力壯,能搬能擡者。

一組是能做活的女子,負責燒水燒飯,漿洗縫補。

一組是老弱病幼,互相照應,以解家人的後顧之憂。

香羅忙得叫苦不叠。

只說實在人手不夠,管不過來。

錦魚便想起香羅一家。雖是不了解,但到底是侯府出來的,規矩是懂的,再有香羅帶著,想來也出不了大事。

便叫豆綠把那日從許夫人處要來的身契取了來。

誰知打開盒子一看,錦魚不由笑出了聲。

裏面除了香羅父母兄妹嫂嫂,竟還有還有堂族親戚,表哥表妹,數數竟有十八人之多。

她便叫了香羅過來,讓她按名字去接人。

香羅雖之前知道姑娘會把她的身契要來,可萬沒想到,這事這麽快就辦成了,而且還是一家子都要了來。

不由激動得當場落淚,腿直哆嗦,撲通就跪下去,砰砰砰,落地有聲,磕起響頭來。

錦魚忙叫豆綠扶她起來。

豆綠笑著去拉香羅:“姐姐別磕了,把這極聰明的大腦門子給磕壞了,回頭還怎麽替姑娘管嫁妝!”

不但錦魚,便連香羅也被她逗得笑出聲來。

香羅順勢爬起,擦著眼淚,不住口地感恩。

錦魚也不擔心香羅一家子勾結起來,像王媽媽似地盜竊她的嫁妝。

國色天香園有梅掌櫃,錦紅衣肆有袁娘子,糧油鋪子有錢掌櫃。

就是綠柳莊,還有那個人精趙媽媽呢。

她暗暗一盤算,不由暗暗感慨,短短一兩年,她手上竟聚集了這許多得用之人。

人有了,錢也有了。

就是大雪下了太久,建房的材料不易找尋。

好在有老太太幫手。花媽媽也不知道從哪裏調來的木材,建個廟宇都夠用了。

錦熙也替她收羅了不少竹子茅草。

最叫她意外的是錦蘭,好像是錦熙告訴她的。

黃家也有錢,出手不小,拉了十來大車的茅草麻繩等物。

這些東西,平常雖不值錢,可這時卻是雪中送炭。

錦魚便讓香羅一一登記好,全給鐘哲送了去。

沒幾日,鐘哲便跟她說,人手材料都已經充足,可以動工了,還送了張圖紙來。

錦魚想著自己也不懂這些,便連圖紙也懶得看,全權交給鐘哲替她做主。

這樣一來,她自己反倒難得地得了空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