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連升三級(第3/4頁)

可若他真這般荒唐,又怎麽會連他家的這點極隱秘的事,也了如指掌?不然不會替他們家求一個無官品又高俸祿的虛職。

正疑慮之間,就聽皇上道:“這倒是個好主意。這樣吧,便任一個內祠判官。回頭著吏部辦理。”

內祠判官,通常由省級官員或者是五品以上朝官兼任。

算是極恰當的恩任。

江淩不由又有些不確定。難不成皇上也知道永勝侯府的家規?所以誠親王才知道的?

不及細想,只得跟著永勝侯與白夫人再度磕頭謝恩。

剛站起,正要被太監引著入座,就又聽有人道:“父皇,如今江淩既替父皇巡災,卻只是個八品,行事未免受限不便,兒臣推薦他暫代一個樞密都承旨之職,待年後平定災情,論功行賞,再行轉正,豈不合宜?”

皇上哈哈笑道:“好,準了。”

江家三人再度下跪謝恩。

在場眾人紛紛贊頌皇上太子英明睿智,愛民如子,治國有方。

一時殿內氣氛歡快熱鬧,皆大歡喜。

他半垂眼眸,勾著嘴角,看上去自然是歡喜的,只是他心裏卻繃得像一張拉緊的弓。

樞密都承旨隸屬於樞密院,是皇上的秘書機構。

賑災的事原本由太子所領,如今出了事,皇上親自過問,派了欽差。由樞密都承旨的人出面,確定是最妥當不過。

本來對太子來說,最好是推他做個東宮的屬官,那麽,待他平定災情,這份功勞,仍能算在太子頭上。

但太子明顯也不是個蠢的。若太子直接推薦他做東宮屬官,就是在跟皇上爭權。

推他做樞密都承旨方能顯得太子對皇上忠心耿耿毫無二心。

但是這都不是江淩緊張的理由。

太子能坐穩東宮之位這麽多年,也不是光憑一個嫡長子的身份。推他做樞密院的官職他並不意外。

意外的是……這樞密都承旨是從五品的官職。

如此事能成,他連升三級,自然風光。

可這說明太子根本不知道他家那官不上六品的家規。

皇上明顯也不知道。

那麽誠親王是怎麽知道的呢?又或者是他多慮了,誠親王只是想到他爹從未出仕,不能真授予實權,這才推了個祠祿官。

謝過恩,江家三人才分別落座。

江淩的座位在誠親王右側。

誠親王態度甚是親熱,笑道:“想不到今日見到你。前日王妃還念叨說想請你們夫妻過府。上回你家夫人在宏福寺插的宴體花,她到現在還念念不忘呢。初三日我們府裏設了宴,回頭我讓他們給你們夫妻送一張帖子去。”

江淩聽了,起身惶恐道:“王爺賜宴,本不敢不去。只是初三日,我與內子要回景陽侯府跟老太太拜年。”

江家的規矩,初一入宮,初二本家長輩親戚上門拜年,初三各自走親戚。倒不是假話。

誠親王伸手扯住他的衣袖,要他坐下,笑道:“不必這麽驚惶。初三來不了,就初四來,初四我們還請了京裏最有名的南曲班子來唱戲。”

誠親王話已經說到這個地步,江淩若是再不答應,就叫不識擡舉了。

可江淩想了想,只是笑著拱了拱手,道:“不敢再耽擱大家吃飯了。”

就見誠親王嘴角抽了抽,擠出一個勉強難看的笑容,揮了揮手。宮娥這才上前送菜送酒。

江淩也知道,他這是得罪了誠親王。

可他不得不得罪。

之前他因為錦心的事,去誠親王府見過誠親王一面。

當時誠親王倒也不難說話,只是事後與他再無交集。

後來插花大會後,誠親王妃有一次宴客,給錦魚送過一張帖子。

錦魚說誠親王府與敬國公府關系親近,想來敬國公夫人和錦心也會去。她不想去惹麻煩,因此尋了個理由推了。

今日誠親王見皇上對他甚是喜愛,突然跳出來當眾說認得他,還替江家求了恩賞,拉他同桌,又邀他到府。這般折盡身段,好似三顧茅廬,必有所圖。

他現在既然半只腳踏進了樞密院,就不該與哪位皇子過於親近。

不過,最重要的是,錦魚明顯沒有想跟誠親王妃交好的打算。

反正都要得罪的,不如由他來得罪誠親王,倒省得錦魚讓誠親王妃記恨。

*

錦魚這一天自然都懸著心。不過也沒閑著,正好有時間,便把玉鈺的事情處理了,又與香羅商議了綠柳莊的事。

直忙到申時,才聽到外頭消息說,江淩與永勝侯白夫人回來了,讓都到積善堂去等著。

她也顧不得收拾,帶著豆綠就匆匆跑去了積善堂。

到得那裏,就見永勝侯與白夫人坐在上首,江大郎坐在左手下邊,江淩坐在右手。

二房那邊的人還沒到。

見她進來,江淩立刻給她遞了一個“放心”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