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背後升官(第2/3頁)

這裏是主路,分叉極多,錦魚怕她激動之下做出什麽自傷的事來,也顧不得許多,拔腿追了上去。

王青山也追在後頭,直叫姐姐。

三人沿著林間小路,一陣亂跑。

錦魚腿腳結實,跑得極快,完全可以追上王青雲,但她只不遠不近地跟在後頭。

王青山本來已經追過了錦魚,卻突然回頭看了她一眼,也慢了下來,與她並肩。

兩人也不說話,就這樣默默跟著。

王青雲亂跑了一陣,總算停在了一棵挺直的白楊樹邊,扶住樹幹。

錦魚遠遠地就站住了,只見她肩頭聳動,風裏有隱隱的哭聲。

王青山站在錦魚身邊,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錦魚側目,見他眼角有水光閃動。

“我母親走的時候,我才六歲,姐姐還不到八歲。我還記得,母親出殯那天,我們兩個一身縞素跪在母親靈前,她哭著發誓,定會叫我好好長大,成才立業。從那以後,她便沒日沒夜地裏裏外外都操心,就怕自己管不好內宅,父親會急著娶個繼母回來……叫我吃虧。”

王青山的聲音很低啞,帶著哽咽。

錦魚聽了眼圈忍不住發熱。

王尚書現在這位填房夫人嫁進王家沒幾年,年歲也沒比王青雲大多少。自然是再也欺負不了他們姐弟的。

她突然就理解了王青山為什麽要打鐘哲那一拳。

哪有一個孩子見母親被人羞辱,不想拼盡全力替母親出氣的呢?

也突然間想明白了。

鐘微那麽好,王青山為什麽從來沒考慮過她。他先想到的是姐姐的幸福。

鐘哲,根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麽。

千不該,萬不該,就算不喜歡王青雲,也不該當著這許多人的面,羞辱人家,活該挨那一頓打。

*

王青山護著王青雲回到家。

王青雲徑直回了自己的小院,命人關上了院門。王青山囑咐丫頭們仔細看著她,自己在門口站了好一會,覺得身上發寒才往自己的院子走去,走了不遠,他想起一事,便問家裏的婆子王尚書回沒回家。

得知王尚書在外書房,他便朝外書房去。

王尚書本正躺在搖椅上,手裏端著把紫砂壺,閉著眼喝茶捉摸事情,聽得下人說兒子求見,不由有幾分意外。

他這個兒子只跟他姐姐親,尤其是他娶了繼室之後,很少主動來找他,忙叫請進。

就見兒子帶著些寒氣進了門,淺紫錦袍,墨玉腰帶,外面罩著件白狐狸裏帶風毛黑底飛金披風。

真真是青山玉樹之資,衛階潘安之貌,越看越滿意,像他。

王青山進屋由下人伺候著脫了披風,坐到王尚書對面的太師椅上。

下人們自來上茶添果子不提。

王尚書語氣慈愛,問他哪裏去了。

王青山便提了要辦題跋大會之事。

王尚書心裏雖有些不滿他不務正業,可也不想兒子難得來一趟,把氣氛搞僵了,再說他也正好有事想跟兒子提,只是一直不知道怎麽開口。

當下按下心中不滿,又閑聊了幾句,才聽王青山道:“父親,不知江淩此人在戶部表現如何?”

王尚書停下搖椅,想了想道:“做事穩重,與人為善,又肯下功夫。進來不過一年多,竟對各項律令倒背如流,好些個積年的老吏竟是都不如他。”

王青山這才嘴角一勾,道:“此人確是個可用之才。”

王尚書驚訝得放下了手中紫砂壺。

他這個兒子是要樣貌有樣貌,要才華有才華,只是跟他姐姐一樣,太過出色,對尋常之人,都有些瞧不上。也一向清高自傲,最瞧不上這種靠關系升遷之事。

今日竟特地來找他,就為了替江淩說項?

“他托你的?”

王青山搖頭,道:“是我想與他結交。以前人人都說他是繡花枕頭,草包玉郎,我也信以為真。如今看來,這些人實在是有眼無珠。”

王尚書想了想,又問:“何以見得?”

王青山笑道:“前日我去宏福寺插花,末了他夫人上台,不過稍顯出幾分不自在。他竟就不顧世人恥笑,上台擋在了他夫人之前。今日亦是,將他夫人護得極好。”

王尚書想了想,問:“人情莫愛於子。其子且忍之,何有於君?”

王青山點了點頭。

王尚書老懷大慰。兒子不但有才,還會識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剛才他說的那句話,是齊相管仲臨終給齊桓公的遺言。

廚師易牙烹飪技藝高超無比,甚得齊桓公喜愛。

一日齊桓公說自己嘗遍天下美味,只是沒吃過人肉,十分遺憾。不久,易牙就殺了自己四歲的兒子,做成肉糜獻給齊桓公。

齊桓公不但不覺得此舉毫無人性,反認為易牙忠心,從此十分寵信。

管仲臨終,齊桓公去看他,想請教他何人可為繼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