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悔不當初(第2/3頁)

景陽侯心中大慟,撥轉了馬頭。

*

錦魚並不知道這番變故。

她此時正在宏福寺,被小和尚領著,一路往裏走,直到了一座禪院,門口掛著烏木對聯,她也沒細看寫了什麽,擡頭見有一匾,上寫“鹿野”二字。相傳佛陀成道後第一次講道便是在鹿野苑。想來這裏也是寺裏極要緊的禪院。

那小和尚大約見她在看匾,便道:“這是我們主持的禪院,說衛五娘子來了,先請到這處來見他,再領衛五娘子去歇息。”

錦魚不由有些意外。跟著進去,就見正院三間,都是青磚瓦頂,十分整齊,卻並無雕飾彩漆,十分樸素。

便把丫頭們留在院中,與江淩兩個跟著小和尚進了門,就見一個老僧身著黃色袈裟,面色微紫,白須飄飄坐在八仙桌旁,正是尋禪法師。見他們來了,尋禪法師起身合什為禮。錦魚與江淩也趕緊行禮,寒暄畢,入了座,小和尚奉上茶來。

尋禪法師才道:“上次見了女施主的三花五葉寂靜之花,至今難忘。今年特意請女施主來,本意是想再結佛緣。不想這插花大會的說法一經傳出,竟是應者雲集。佛渡有緣人,老僧也不好推拒。”

錦魚忙道這個自然。心裏卻想,難怪剛才上山時,見到來的人比去年多十倍。

老和尚又道:“今年這插花大會,仍用你們去年的法子,選出個狀元來。只不知道女施主是想當主持還是想親自下場?”

錦魚愣了片刻,主持不該是老和尚嗎?她當什麽主持?

江淩在旁問道:“不知道都有些什麽人參加?我娘子未必壓得住陣角?”

錦魚這才明白過來,忙擺手道:“我名不見經傳的,也沒跟什麽名師學過。不過是自己喜愛,胡亂玩耍而已。大師相邀已經是愧不敢當,自然是要下場請教前輩先進們了。”

老和尚笑道:“女施主何必自謙?不過既如此,便仍由老納主持罷。老納在此預祝女施主奪魁。”

錦魚與江淩辭別老和尚,出了禪房,錦魚拉了拉江淩的衣袖,笑道:“大師也不知道怎麽想的。不過我若真去主持這樣的大會,你會不會怪我太愛拋頭露面?”

江淩捉住她的手,兩掌一合,有些訝異,急道:“怎麽會?你想去?若是,咱們回去跟大師說就是。萬萬別因為我……”

錦魚見狀,忙搖搖頭,笑道:“人怕出名豬怕壯。我如今在京裏名氣也不算小了,成天都有貼子來請,我一個人又沒有分身術,若是主持了這插花會,還了得?我還想留點時間來種花兒呢。你給我的蘭花種子,苗長得不錯,可到現在還沒開花。還有牡丹,這季節正是長根的時候,我得多花些工夫照料國色天香園,還得照顧我娘。”

說起來,便真是忙不完的事。

轉眼瞧見豆綠手裏拎著一只小南瓜大小的白陶罐子,不由一拍腦門,笑對江淩道:“還真得回去跟大師說兩句。”便放開江淩,伸手接過那白陶罐子,轉身返回。

老和尚見她回來,不由納罕,還當她改了主意。

錦魚忙道:“這是我自己熬的秋梨膏,送給大師嘗嘗。念經累了,拿熱水調一碗喝,倒還潤嗓養肺。”

老和尚笑著伸手接過,謝了,交給身邊小和尚叫收好。

錦魚便跟江淩復又退出,由小和尚引著到了一處清靜禪院歇息,用過齋飯。

才有人來通知,道:“前頭快要開始了,主持請娘子前去金剛殿。”

*

錦魚與江淩到洗墨池時,就見沿著那花生形的池子,一叢叢碩大的金邊玉簪花兒中間,一莖莖的白色玉簪開得正盛,風輕輕吹過,像有無數地白衣小仙女在金邊碧玉盤子上裊裊起舞。

只是池邊設了至少三四十桌,每桌三五人。

中間白石拱橋上還設了傘蓋,下頭也坐了七八個人。

再加上各家的下人們,真是衣香鬢影,花團錦簇,熱鬧非凡。

鏡面般發亮的池面上,倒映著天上的灰淡的雲彩,像潑了一盆盆濃濃淡淡的水墨在那裏,稍微沖淡了些與佛寺不相稱的繁華。

引路的小和尚便引了他們到池邊一處桌上,笑道:“江三爺請入座。”

錦魚看清桌上已經坐著的三人,不由大為開心。

竟是鐘家兄妹與王青雲。

鐘哲頭戴八寶紫金冠,身穿銀杏黃織金彩暈錦圓領大袍,腰纏白玉帶,一身富貴逼人,起身與江淩寒暄。

鐘微眯著狹長的眼睛笑盈盈地站起來,上前拉住錦魚的手,上下打量了幾番,道:“聽說你已經接了江家的中饋,我還當你沒工夫再弄這些個風花雪月。接到你的信,我真是替你高興。如今自己做主,又有夫君相伴,出門反容易了。”

王青雲也上前打了招呼,道:“可不是,上回臘八施粥邀你,你都出不了門。今年你可一定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