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不甚和睦(第3/3頁)

錦魚乖乖地聽著,不敢插嘴。難怪今天景陽侯帶他們來見老太太,許夫人沒有跟著,連平素最喜歡掙的賢名都顧不上了,如今怕是還在生老太太的氣,臉面都撕下了。

只是錦心在敬國公府日子不太好過又是什麽意思?她不是還特意建了個明瓦暖房討好敬國公夫人麽?這麽大的手筆,她還以為錦心在敬國公府早站穩腳跟了呢。她心裏雖然有些癢癢的想知道到底怎麽回事,卻沒好意思打探。

就聽花媽媽道:“若是五姑奶奶,你會怎麽回應夫人呢?”

錦魚一怔,知道這是老太太和花媽媽在指點自己,忙端正了身體,想了想,道:“我會問她,是孫女該孝順奶奶,還是奶奶該孝順孫女?四姐姐明知道老太太已經答應了我,卻偏挑這一日請客,分明是在為難老太太呀。老太太若是不來我這裏,那就是食言而肥。孔夫子《孝經》上說,這叫陷親不義,是為不孝。”

花媽媽張著嘴,明顯沒想到她竟然能引經據典,伶牙俐齒。

老太太卻拍著手掌笑起來,道:“我卻沒想到這個,倒不是我指點你,卻是你在指點我了。”

錦魚不由赧然。其實若是當面與人爭吵,一急起來,她未必能想得出這麽漂亮的話來回擊。

花媽媽笑著道:“老太太自然沒有你這般文縐縐的。她說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有你們這許多人去給錦心擡轎也就夠了。她去江家,也免得叫人罵衛家人全是勢利眼。”

錦魚聽了不由愣住。她的回答講的是一個理字,一個孝字。雖能壓住許夫人,但許夫人豈會跟她講道理?肯定還會爭吵個不停。說不定又叨叨什麽嫡庶有別。

老太太的回答就妙多了。景陽侯府是個整體。老太太此舉,於景陽侯府有益。作為景陽侯夫人,許夫人當然也是受益人。

老太太這話相當於說,你們做了爛事,我幫你們收了尾,還來怪我?

高,果然是高。許夫人再生氣,又能拿什麽來反駁老太太呢?

她心中佩服,又見機會實在難得,忙把自己在江家的一翻整頓跟老太太說了。

可老太太與花媽媽聽完卻臉色沉重,沉吟著,半天沒說話。

她不由大為忐忑,也有些後悔。她怎麽就沒想到先回來跟老太太花媽媽商議一下?就貿然行事了。

沒想到過了半晌,老太太直起身,湊過來,拉住她的手,親熱地拍了拍,道:“我也是經過事的。也不知道親眼見過多少世家大族敗落。說來一開始,不都是這樣寅吃卯糧,越欠越多,最後狗急跳墻無惡不作一敗塗地。江家也是沒人了,才輪到你這麽個小人家來處置這拯救家業的大事。”

花媽媽在一旁道:“我常說五姑奶奶傻人有傻福,如今倒是打了自己的臉。五姑奶奶這些個處置的法子,老太太,不是我說,便是您在她這個年紀時,怕也想不到呢。”

老太太直點頭道:“正是呢,難得的是她小人家一個,竟是這般的宅心仁厚。你這樣處置,再好沒有。你若是缺銀兩用,只管開口。反正我那些銀子,白擱著也是發黴。多的拿不出,五萬十萬的,還是容易。也不要你利錢。”

錦魚嚇了一跳,老太太可真有財大氣粗呀。不過她已經有了掙錢的主意,不想再借錢了。但老太太的這番心意,她卻不會忘。

又跟老太太說了一陣子的話,眼看中飯到點,老太太才不舍道:“去跟你姨娘說說話吧,也勸勸她,別那麽左性了。當初是老大的不是,把你們娘兒兩個往莊子上一攆就不管了。可如今你都出嫁了,有多少仇多少恨解不開的。偏鬧著還要回莊子上住去,這都鬧了兩三個月了。”

錦魚心中大震,因怕寫信落到許夫人手上,惹出些事來,她與她娘並沒通過信。

只是茯苓常在兩府往來,卻都傳口信說秦氏很好。

她雖然心裏也掛記著秦氏回洛陽莊的事,但沒聽見動靜,也不好多問。

其實她並不肯定,她娘自己到底更願意在哪裏生活。是留在侯府呢?還是回洛陽莊。

沒想到,她娘竟然都鬧了兩三個月了。茯苓竟然半點消息都沒給她透!

想到此,她哪裏還呆得住,忙不叠地告辭了出來,拔腿便朝淺秋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