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6頁)

那麽據時文奎分析,徐欥比他哥哥徐憲瑭更適合繼承他父母的事業,而他父母必定也是這麽打算的。

只是,他父母在國內並無根基,如果打算將產業轉移至國內,前期還是需要進行大量的鋪墊的。

那麽,時文奎說——

“你好像沒理由拒絕我?”

對於時董對他家庭情況的了解,徐欥並不意外,他聽後,沉默了一會兒,如實表示:“接手父母的事業,並不在我的中短期計劃之內。”

那就是在他的長期規劃之內。

年輕人該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清晰的認知與規劃。

徐欥並不否認,從他剛畢業的時候,確定加入一家企業從管培生做起,的確也是有考慮過這方面的因素的,不是完全絕對的因素,但的確有。

人生有很多始料未及的事發生,比如……

他早早地遇見了自己喜歡的人,喜歡她,愛她,都沒有花費太久的時間。

他的人生規劃在從打算和她表白之前,就做了一些相應的調整和修正,所幸增刪,是完全可以兼容的。

棋盤上,黑白棋子交錯。

越布越多,並未能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

時文奎繼續落子,就順著他的話,繼續問:“那你的中短期計劃是什麽?”

家庭。

學業。

事業。

徐欥就將他和時舒表白時,做的那些中短期規劃,再說一遍與時董聽。

時文奎耐心地聽完,他道得真誠,溫和,又堅定。

是很詳實、很細致的人生規劃,是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都把時舒規劃進去了的,並且,只要仔細聆聽,就會發現他每一階段的努力重心也發生了變化,那些全部重心開始有了一個核心的主題。

時舒。

時文奎檢視了他一步步落實的痕跡。

盡管時文奎對徐欥已有足夠的了解,聽了他的這些人生的規劃之後,還是忍不住被他的真誠打動、感動。

他的感性與理性,細致周密與包容,沉穩與冷靜,遠遠超出了時文奎對他這個年紀的同齡人的預期。

了解了徐欥的規劃之後,感慨之余,時文奎抓住了他最關心的內容,向徐欥打聽道:“那她有沒有跟你結婚的打算?”

徐欥落子的同時,如實搖搖頭:“她沒表態。”

“哦。”時文奎又問:“那她對於生育是什麽態度?”

“她有計劃生孩子嗎?”

徐欥仍搖頭:“她也沒表態。”

既然她沒表態,時文奎也沒再追問什麽。

他有他這個年紀的期待,但他不會用年紀和家庭角色去評判、綁架她——

她的人生應當由她自己做主。

所以,她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時文奎和徐欥雖角色不同,所持的態度和立場卻差不多少,他們都願意做她決定的擁護者和守護者。

既然徐欥對他的提議沒有興趣,時文奎也不強求。

時文奎想起什麽,說:“當然,關於提前調查你這件事,我還是得跟你誠懇地道個歉。”

時文奎手裏面的動作停下來,觀察著徐欥的反應:“另外,我也得表明一下我的態度,調查你以及你的家庭,並非是我對你的家庭有什麽門當戶對的期望,我對這個不太在意。”

“只是,我們家裏人丁稀薄,我就這麽一個外孫女兒,就這麽一個親人。我希望她喜歡的人,她交往一段時間的人,無論這時間長短,三個月,三年,又或者是一輩子,我都希望他至少家世清白,家庭和睦,還希望你能夠理解。”

徐欥沉默了一會兒,修長指尖所執黑棋懸而未落,他感覺到指尖的重量有些沉:

他擡起眼,認真地問:“如果,如果我父母沒有現在的成就,我的外公也沒有洗刷掉身上的汙名,又或者是,我的家庭成員中有,有一些您認為的不夠清白的瑕疵……您是不是,會反對?”

時文奎笑笑,反問他:“那如果是這樣,你會跟時舒表白嗎?”

徐欥沉默了一會兒。

如果時董在他表白之前問這個問題,他會猶豫。

他不願意任何人成為她的負擔,包括他自己。

“我很感謝我的家庭給我坦蕩愛她的勇氣。”徐欥重新落棋:“但如果是您設想中那樣的情況,我仍會選擇追求她。”

“因為家庭和出身是我脫不去的外衣,但愛並不羞恥,她始終擁有選擇的權利。”

-

徐欥和時董下完一盤圍棋。

已經到了午餐時間。

對於他能夠趕在午餐之前回來,不錯過跟她一起吃午餐,時舒也沒多少意外,卡點卡得挺好。

時舒眼皮撩向辦公室門外,隨口問:“回來了?”

徐欥:“嗯,我想跟你一起吃午餐。”

時舒點點頭,問:“又放水了?”

“嗯,但時董沒看出來。”

時舒就笑一笑,勾勾蔥白手指:“你來得剛好,過來,過來幫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