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本鄉本土的‘名人’(第2/2頁)

“考察團要過去,已經在路上。”

魏濤擡眼看了看不遠處的鄒建設和遠處剛剛直起腰身的趙佰利,他們也前後相差無幾的接起了手機。

“怎麽會來這邊?也不是什麽典型,相反還多少有些不合乎規矩,考察團怎麽會來這邊?”

“是領導親自拍板的。”

能在吳旭口中提到這個考察團的領導,是誰也就無需再猜,是誰把這個考察團的規格提高了,那自然也就只有他才能夠配得上這個稱呼。

趙佰利和鄒建設的反應是不一樣的。

前者喜笑顏開,他們這類人考慮的是工廠,只要有人關注,我們做的事就有意義,就算這只是取巧之道,我們這些人被關注到了,整個工廠和所有工人被關注到了,有好事的時候自然會先想到我們。

後者考慮的更為全面,從廠子這個層面跳出來,以更高維度來看待問題,跟魏濤想的就差不多,如果落在不了解情況的人眼中,我們現在這樣的行為是在犯錯誤,堂堂大廠不務正業,如果有狠一些的,弄不好還會否定批評這行為。

低調行事是一回事,高調宣傳過後,就必然會出現一些不同的聲音,在魏濤和鄒建設的理解中,並不一定是好事。

沒有媒體,沒有大張旗鼓,甚至連上午的考察團成員,也只是來了一少半,低調跟著一起過來。

沒有講話,也沒有貿貿然的發表意見,只是在短暫一個小時停留離開時,在跟魏濤握手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民生無小事,讓工人們有飯吃,就是做了好事。”

魏濤笑了笑,對於手上突然加重握手的一點力量,他感受到了肯定。

當天晚上的本地新聞,報道了考察團在湖心島的考察調研工作,對於湖心島保留島上原始風光的同時又能著重開發有效項目的模式,給予了肯定。

隔天,晚間的本地新聞,還專門給了曹曦雨一個一分鐘左右的簡訊報道,家鄉的舞蹈表演者在國際大賽上榮膺冠軍。

再轉天,安順集團對於曾經的工廠子弟小學,進行全新桌椅的捐贈。

別看是老校舍,當初工廠子弟小學校舍的建造,那是廠子給職工子弟建造的,都是自家孩子,方方面面質量都很高,別看紅磚樓看著老舊,真要是拿出來比一比,新蓋的不少商品房還不一定有它質量高。

捐贈桌椅,給整個學校更換門窗,而這一次出現在鏡頭前的,不是雷平,而是剛剛完成整個安順集團財務審計的副總李東,在這樣一個網絡漸漸開始發達起來的環境下,雖說做不到全民範圍,但在小範圍內,李東是誰、曹曦雨是誰、魏濤是誰,一條線,將這三個人給連了起來。

他們是同學,他們是八零後年輕的一代。

他們是本鄉本土的人,我們常年在電視、網絡上去看別人家的明星,這算不算我們自己的明星呢?

如果這個不算,那麽最近在歪歪語音上面爆紅的網絡主播——東南西北樂隊,他們算不算呢?

他們是誰?是選秀節目的人氣選手,沒有簽約公司,沒有任何資源,並且以他們的實力本可以走得更遠卻被淘汰,對比那些懂的規則順從規則的選手最終走到了最後簽約公司開演唱會出唱片,這支樂隊沉寂了一年多的時間,當他們出現在網絡上時,那舞台上的成熟範兒,讓他們迅速在網絡爆紅。

過去也有網絡紅人,但似乎只是紅,跟‘變現’沒有直接關系,沒有收益的紅如同鏡花水月,看似繁花似錦,實則空中樓閣。

歪歪語音的出現,不僅提供了平台去創造網絡紅人,還給了他們一個最直接的變現渠道,也第一次讓所有人意識到,成為了網絡紅人,你馬上就可以賺錢了,還是賺很多很多的錢,一場直播,能賺一兩萬。

80頻道,也正式讓歡唱K歌頻道內諸多小有名氣的爬麥歌手,走出來一批對自己顏值有信心的主播,正式開啟直播的模式亮相給所有網絡觀眾,之前大家只是看照片,還有著高喊著照片都是騙子,現在人出來了,在攝像頭的面前,在直播間內,讓大家不再是只聞其聲,瞬息之間,80頻道也順著這股東風,開始制造屬於自己簽約的網絡紅人主播。

被後世稱之為網絡第一批‘造星計劃’受益人的網紅們,也給‘多玩’帶來了更瘋狂的價值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