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最大的優勢(第2/3頁)

住在幹休所後墻內側幾棟樓的居民則不必麻煩了,一走一過,就看到這裏燈火通明。

門口牌匾的射燈,屋內四盞大的節能燈,照在綠意盎然的環境下,更襯托的果蔬透著一股子新鮮的質感,走進來,水果清香撲鼻而來,除了普通居民每天日常接觸到的果蔬,其它的,魏濤都是按照正常農貿大廳的定價去標價,這些就不是短頻快了,而是我們將好品質的果蔬再進行一輪篩選,挑出最好的賣給大家。

早市那邊的回頭客損失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跟大姨四姨分別借了三千塊,母親都覺得多了,覺得壓力很大,她想著最多一個人借兩千就可以了,誰知道兒子一大早拉回來的水果裏,好幾箱都格外貴,售價都在大幾塊錢,別人不知道,反正她是肯定不會買的,直到現在忙乎了一天,賣了一些東西,這些兒子口中的精品高端貨,也並沒有得到青睞。

有人街口買過菜了,但也進來看一看,價格方面差不多,但這屋裏東西的品質感,一下子變將街口給徹底比了下去。

“媽,別著急,新開張,沒人很正常,咱就把東西弄好就行了,韭菜擇幹凈的,我不信我們多付出一點辛苦,幹幹凈凈回去不用收拾的韭菜,同樣價格賣不過那些商販?”

魏濤只能以母親能夠理解的方式來寬慰她,讓她不必著急上火。

這邊騎著三輪摩托回家,晚自習請假的關錦月已經回來,換了一身舊衣服等著他,載著關錦月,兩人一路向著城外更遠處駛去,駛入省道,十幾裏地之外開始進入真正的農村範疇。

關錦月帶著魏濤去了她打過工的兩家,都是多少跟家裏附近鄰居沾點親戚的家庭,不然之前年紀小的關錦月,也不敢貿貿然到陌生人家裏打工。

一個村子,如果有一個認識的人,到家門口來收貨的行為既可以展開。

現在家家戶戶都不買菜,都是自己園子裏種一點夠吃就行,很少有人家弄大棚為冬天種菜自給自足做準備,魏濤也沒在意,現在盡管園子裏的菜都沒有了,他是抱著能買多少買多少的心思。

不打算足夠供應銷售,而是要讓‘鮮時光’附近的居民,知道這家店裏面有外面商販沒有的東西,有不施一點化肥的真正農家菜,搭配那山野菜,對於已經開始了解養生關注綠色食品的人群而言,這無疑會變成很大的吸引力。

兩人一直忙到天黑,盡管時間不長,三輪摩托的後鬥裏,也有了各式各樣百十來斤的蔬菜,還有半鬥的粘苞米,是關錦月打工那家大爺大娘晚餐烀的苞米,給魏濤嘗了嘗,他便買了二百斤。

關錦月表示過來看看,魏濤將她拉到了‘鮮時光’,下車之後,關錦月淡淡說道:“我學校距離這裏,走路不到十分鐘。”

“我知道,現在江南市區內也就這麽一個高中,你不在這兒還能在哪。”

“以後小月中午上這吃,沒必要帶著幹糧在學校吃,冰涼也吃不到一點熱乎的。”很明顯,周興蓮要比魏濤更為了解關錦月的生活細節,想想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內心的強大。

她自然不可能是吃食堂,也不可能附近買小吃,回家時間也過長,只能是帶飯。

那她能帶什麽樣的飯食到學校呢?

年輕人都好面子,擔心寒磣會被同學笑話,關錦月呢?她的低頭,她的不與人交往,她的沒存在感,何嘗不是一種對自己的保護和隔離。

“聽到沒,以後就來阿姨這吃。”

關錦月點點頭,沒有再去拒絕推讓,看了看這屋內,也知道欠人情之外,自己能夠以中午吃過飯之後的勞動,來對得起這頓熱乎午飯。中午少學幾十分鐘,晚上補回來就好了。

午夜的一場大暴雨,一直下到天亮,剛放晴一會兒,又是淅瀝瀝的下起來,對於出早市的商販來說,這樣的天氣就是災難,能給自己的安慰就是可以睡個懶覺了,不需要再起來了。

趁著放晴的當口,魏濤和周興蓮到了‘鮮時光’,放下母親之後,魏濤又跑到蔬菜批發市場去進了一些菜,剛回來搬進去想要再去水果批發市場,雨點再度飄落而下,魏濤也只能放棄穿著雨衣迎著風雨去上貨的打算,這屋裏的也夠了。

將之前買來的一個巨大的裝飾布,沿著後面廁所的方向,橫在整個屋子內,釘在棚頂使得其垂下來,這樣從外面向內看,最內側就是這裝飾布上的畫面,在這後面是衛生間和與其平行的一小塊區域。

四姨夫從朋友家裏給要了一個老舊的單人床,魏濤前幾天晚上去拉回來,擦幹凈鋪墊好了,放在後面,這樣累了可以去躺一會兒休息一會兒,又不至於給前面顧客看到睡覺區域,現在這麽一擋,連只是普通木質結構的衛生間也給擋在了裏面,前面整體成為一個空間。一套二手的舊炊具也放在後面,是廚房臥室一體還挨著衛生間,但做買賣環境也就沒那麽多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