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加油啊小藝(第2/2頁)

這是一種自我探索和自我認知的過程,徐藝自己也有在做自我分析,但有元嘉的幫助,顯然更加客觀和全面。

“靠近自己喜歡的人或者事物,是一種天性,就像家裏的狗狗喜歡親近你一樣,從出生開始,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就會想要靠近母親,離開了母親的懷抱,就會哇哇大哭。”

“但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沒有對你的需要做出反應,甚至表現出不耐煩、不喜歡、大聲呵斥你別哭、甚至動手打罵,那麽你的原始‘愛’的獲取就得不到充分滿足,隨著自我意識的成長,你會自己去解讀這種‘不喜歡’或‘不在乎’”

“於是在你心裏形成了一種不好的自我認知:我是不夠好的,我不值得被愛。”

“逐漸地,你就開始隔離和壓抑自己的情緒,因為這種‘渴望愛’的情緒一旦被勾起,會引起你不好的回憶,潛意識裏就會覺得不安和恐懼。”

“你知道狐狸為什麽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嗎。”

“其實這就是你潛意識裏的一種思維模式,潛意識會告訴你:愛這東西實在是太痛苦了,我一點也不需要,一點也不稀罕。”

“回避型依戀便因此而產生。”

“包括你剛剛提到的,父親離世得早,母親在外工作,自己寄居在親戚家中,其實哪怕再好的親戚,也不免有寄人籬下、看人臉色的感覺,而你又不敢大膽地跟母親表達愛,因為她獨自撫養你,已經很是辛苦,你得學會‘乖’,於是就習慣性地壓抑著自己的情感。”

……

聽完元嘉的話,徐藝已經能夠很清晰地認知到自己的這種心理狀態了。

“接受它。”

元嘉柔聲道:“去欣賞最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去掩飾它。”

“你是一個很好很好的女孩子啊,落落大方,從容鎮定,思維敏捷,而且特別地有愛心,還有,你很勇敢。”

這是徐藝第一次被人這樣當面誇獎,一下子就紅了臉,手指藏在桌下揪啊揪,不敢說話。

這種在理解和認同的基礎上發出來的贊揚,跟她平時聽到的那種浮於表面的‘好話’不一樣。

同樣的話,但從元老師嘴裏說出來,就覺得動聽極了。

“哪怕媽媽沒有這樣誇獎過你,但不代表她看不見,她也許不善表達,所以你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不好的、需要被隱藏起來的。”

……

元嘉帶徐藝來到陽台,已經五點多鐘了,夕陽染紅半邊天,煞是好看。

伊卡懶洋洋地躺在陽台邊上睡覺,卉卉拿著一片小葉子逗它,嘻嘻笑著,小肥貓就閉著眼睛,用小爪爪扒拉一下她的手,長長的尾巴耷拉在邊上,像大毛毛蟲一樣扭阿扭。

徐藝感受著照在身上的夕陽光,看著身邊的小蘿莉和小肥貓,覺得特別溫馨舒服。

“伊卡它在哪兒都能睡得香。”

“真好。”

徐藝站在元嘉身邊,側眼看看他,覺得元老師好高啊。

這樣一起看落日的體驗,哪怕只是在陽台,也讓她感覺格外的不同,像是心扉被打開了一樣,不再壓抑著自己。

“不要為了害怕結束,就避免了開始。”

“就像太陽總是慢悠悠地從東邊爬到西邊一樣。”

“有時候你以為自己走的是捷徑,其實錯過了很多美麗的風景。”

元嘉的目光從遠處的紅霞收回,落到了徐藝的臉上。

“所以呢……加油啊,小藝。”

她能清晰地從元老師的眼神裏,感受到那種‘被理解’‘被認同’‘被鼓勵’‘被肯定’的感情。

一個人的眼睛裏怎麽能藏得下那麽多的話啊……

“姐姐加油!”

矮矮的卉卉蹦了蹦,握緊小拳頭,像小奧特曼似的。

“喵嗚。”

伊卡也懶洋洋地擡了擡眼皮,瞅了她一眼。

世界突然溫柔了起來。

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