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激烈的辯訴,審判長的嚴重傾向!(第2/3頁)

“在這一點上,受害人三人的口供一致。”

“吳艷,何娟,李冰等三人在分別的陳述當中,都重點說明了這一點。”

“並且,其猥褻和騷擾的次數較多,吳艷18次,何娟16次,李冰13次。”

“可是對於以上受害人的口供,夏明遠進行了否認。”

“以上是檢方所表達的客觀情況。”

公訴人這一次的陳述,只是客觀的陳述了情況。

並沒有表明任何觀點。

只是將事實說明清楚。

在公訴人陳述完畢後,審判長又讓受害人方進行相關的陳述。

“對於以上客觀上的事實,以及上訴方所陳述的內容。”

“受害人委托律師或受害人有沒有什麽要表述的?”

受害人席位上。

不僅有三名受害人女學生,還有其委托律師王琴。

王琴擡頭看了一眼對面的律師,她知道蘇白,南都來的大律師。

全國頂尖刑事律師。

說實話,這場案件對上這麽一名大律師,有一定的壓力。

不過在調整完情緒,面對審判長的詢問,王琴開口進行表述:

“審判長,對於上訴方所陳述的內容,我方並不認同。”

“首先從被害人的角度而言。”

“受害人是百川縣一高中學的高二學生,在學校內的事跡暫時不論。”

“單從這個案子的角度出發,受害人所表述的內容是——”

“夏明遠在借助某些‘借口’,對受害人進行了猥褻和騷擾。”

“存不存在著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夏明遠,故意利用我方受害人的這種行為對其進行猥褻和騷擾?”

“由於受害人所違反的校規比較多,所以夏明遠借此機會,對於三人進行猥褻和騷擾?”

“有可能!”

“再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三名受害人,都屬於未成年,還在學校,相對來說比較單純。”

“從口供而言,具有較大的真實性。”

“尤其是三人的口供以及描述相差不大,從這一點來說,我方傾向於判定夏明遠的確有犯罪的行為。”

“審判長以上是我方的表述。”

對於王琴的表述,蘇白不能說不贊同。

從懷疑的角度來講,的確存在著這種可能性。

但是也只是從懷疑的角度來講。

說白了,對方的觀點就是,夏明遠是故意借著受害三人違反校規的機會對其進行猥褻和騷擾。

這種說法,如果有事實證據,完全合理。

可現實呢?

你不講現實只講懷疑,只從懷疑的角度來講,那不妥妥的虛空嗎?

蘇白開口反駁:“我想請問一下受害人委托律師。”

“你剛才陳述的觀點,有客觀的事實依據作為基礎嗎?”

王琴開口:“有的,我方的觀點來自於受害人三名女學生的口供。”

“我方詢問的有客觀的事實依據的情況是,除了三名受害人女學生的口供之外的直接證據。”

“有嗎?”

“沒有。”

王琴在回答完後,又補充道:“沒有其他客觀事實依據,主要是因為學校內管理比較嚴格。”

“不能用錄音或者是其他設備進行收集證據。”

“再有一點,三名高二的女學生,可能還意識不到這個問題。”

“作為未成年的她們,可能在思想上還不夠成熟,在主觀觀念上不夠理性,這都是需要考慮到的問題。”

“好的,對於受害人委托律師所陳述的情況,我方表示理解。”

蘇白點頭:

“可是我方只想詢問一個問題,三名高二的女學生雖然是未成年,但是在口供方面不存在著說謊的可能性嗎?”

“在法律層面上,對刑事犯罪控告,都是依照著相關的證據來進行的。”

“在剛才的答辯中,你方和公訴人所陳述的內容。”

“沒有任何客觀的事實能夠證明,夏明遠有著猥褻和騷擾被害人的情況。”

“受害方委托律師所陳述的都是具有可能性。”

“按照這種觀點,我方也完全可以從有可能性的情況下來表明我方無罪的觀點。”

“因為根據我方當事人的口供,我方並沒有猥褻和騷擾被害人。”

“基於以上,我方認為受害人一方的觀點不具有客觀事實,申請駁回。”

面對蘇白的陳述,王琴還想要說什麽,但還沒有說出口,法錘敲響。

審判台席位上,蔣峰將公訴人以及受害者一方的陳述觀點聽取後。

接著開始對三名受害人進行詢問:

“三名受害人,吳艷,何娟以及李冰。”

“你們三人控告夏明遠對你們實施猥褻和騷擾。”

“你們所控告的猥褻,能不能夠當庭具體的描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