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

景王在皇室長大,他雖然貪財,雖然好享樂,但是他懂得皇室鬥爭的殘酷性。

在之前景王雖然和裕王明爭暗鬥,但是並沒有參與到最終奪嫡中。

朱明皇室的內部鬥爭也是很激烈的。

本來景王如果好好的在德安,他這種就藩的王爺只要不犯大錯,基本上都是能善終的。

可是景王既然已經奉詔起兵,那性質就和寧王之亂一樣了。

寧王的下場是什麽?

明武宗在通州處死朱宸濠,除寧王之藩。

至於張居正所說的政治承諾,成祖起兵的時候還不是說清君側呢,最後建文帝不也是下落不明了?

歷朝歷代,起兵奪嫡還能善終的一個都沒有!

景王並不傻,他很明白投降的下場。

既然這樣,那還不如投東南呢!

蘇澤用人從來不拘泥於出身,朱明宗室還被委任為鳳陽太守呢?

而且蘇澤對鳳陽的皇陵,對南京的皇宮,包括在京師的時候對紫禁城都沒有破壞過,景王覺得自己這份才能,如果還能帶兵去投,也該被蘇澤委以重任。

趙貞吉如今方寸大亂,聽到景王這麽說竟然也開始思考起來。

景王起兵戰敗,景王說不定不會立刻被處死。

新帝登基,肯定也不想背上一個殺弟的千古罵名。

但是自己這個為景王出謀劃策,領兵作戰的人肯定是死定了。

更不要說請上皇冊封景王都督湖廣的餿主意,就是趙貞吉提出來的。

所以趙貞吉是必死無疑的。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投了東南,好歹能夠保住性命。

而且趙貞吉還有一個想法,如今東南新軍在九江就有駐軍,只要沿著長江就能抵達武昌。

如果自己能獻出武昌城投降,這樣的功勞也可以在東南換到一份立身之本了吧?

想到這裏,趙貞吉對景王說道:

“殿下,要投東南,還需要投名狀才成。”

景王此時已經恢復了清醒,他立刻說道:“趙閣老是說這武昌城?”

趙貞吉立刻說道:“是的!東南在九江就有駐軍,還有水師,船堅炮利。”

“只要我們能獻出武昌城,那麽殿下在東南就有了功勞!”

景王立刻立刻說道:

“是極!是極!趙閣老可有靠得住的人,立刻去聯系九江,讓他們來接管武昌城。”

趙貞吉說道:“殿下,如今最重要的還是先要守住武昌,請殿下將府內的銀子都拿出來犒賞軍士,再從武昌城中招募青壯守城,要是城破了再逃亡東南,我們就什麽本錢都沒有了!”

景王雖然貪財,但是現在到了要錢還是要命的兩難選擇之時了。

景王果斷的選擇了要命,他這一次聽從趙貞吉的話,將自己搜刮的金銀全部拿出來,果然守軍士氣大振。

趙貞吉又立刻在武昌城內募兵,又將城內的武器全部分發下去。

武昌城本來就險要,江夏和武昌有長江相隔,雖然荊襄水師已經控制了河道,但是水流湍急依然沒辦法登陸。

而景王下定決心堅守不出,張居正還真的一時半刻拿武昌沒有辦法。

景王的使者也馬不停蹄的順江而下,前往九江向東南商討獻城投降的事情。

不過此時的蘇澤,還沒意識到明廷皇室內鬥,竟然要送自己這麽一份大禮。

南京大都督府迎來了一名特殊的客人。

蘇澤也放下工坊中的齒輪組,換上一身儒衫,打開大都督府的大門,親自迎接這位客人。

戚繼光現在三十六歲,正是一名將領的黃金年齡。

自從被蘇澤解除軍權之後,戚繼光一直不肯在東南出仕。

蘇澤沒有限制他的自由,也沒有強行征召他出仕,戚繼光幹脆開始在東南幾省遊歷起來。

戚繼光在東南轉了一圈,親眼看了看東南各省如今的景象,今日返回南京城,立刻求見了蘇澤。

大都督府附近的人都驚訝的看著大都督府大門打開,要知道從蘇澤住進大都督府,打開大門迎接客人的日子屈指可數。

到底是什麽貴客值得蘇澤這樣打開大門迎接?

更讓周圍人驚訝的是,蘇澤竟然親自站在大門前迎接!

等到一身布衣的戚繼光下馬,蘇澤迎接上去:

“元敬!上次福州一別已經隔了數月,我已經備下家宴,快點進來吧!”

蘇澤拉著戚繼光就往府內走,戚繼光也沒想到蘇澤竟然會站在府門口迎接他,而且還這麽熱情!

要知道現在和當年福州起事的時候不同了。

蘇澤是擁有整個南直隸、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半個江西,幾乎是擁有小半個大明的東南大都督。

蘇澤還親自帶領大軍,在大沽擊敗了明廷的騎兵。

可蘇澤還是親自出門,迎接戚繼光,這都讓戚繼光心頭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