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3/3頁)

蘇澤驚訝的看向這個因為起義首功而成為知府的朱明宗室,他寬厚的臉就像是普通農夫,沒想到竟然能想出這樣的方法。

朱聰浸又說道:“後來讀了大都督的《與明廷書》,屬下更是覺得茅塞頓開,悟出了一番道理。”

“明廷的問題,在於君臣都認為君權天授,正是因為君權天授,所以才有一切唯君上的說法。”

“而明廷各級官員,想要升遷也只需要上級滿意,自然心中沒有百姓。”

“所有人只要伺候好上級就行,官場也就成了虎鬥場,成了豺狼窩,才有了明廷那麽多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才有了那麽多為虎作倀的胥吏衙役。”

“大都督說的,權力只為權力來源負責,權力來自於上,那就只需要唯上就行了。”

眾人全部都沉默了。

何心隱有些擔憂的看向蘇澤。

蘇澤直接鼓掌起來:“朱知府此言,真乃吾之知音也!”

蘇澤說道:“朱知府的做法,就是從君權天授改成主權在民,由府衙吃飯的人推舉出評價的人,由他們決定菜式和口味,這個方法妙!”

但是蘇澤說完,李贄突然說道:

“大都督,主權在民是沒錯,可是這民,又怎麽能用一個字概括之呢?”

“鳳陽府衙的官吏衙役們吃飯,他們的立場是一致的,要用少的錢吃上好吃的飯菜。”

“但是在治政的時候,民可是多種多樣的。”

“富商是民,農夫是民,工坊雇工是民,他們的想法千差地別,所求也完全不一樣。”

“就算是雇工,屬下也見過各種各樣的。”

“比如徽州府的墨工,徽墨天下出名,墨工多是家族傳承或者師徒相承,有知名的制墨師傅,所制作的徽墨比黃金還貴。”

“但是近些日子,徽州府有工匠發明了新的制墨工藝,不需要和以前那樣取燈灰為原料,而是改進工藝直接用煤灰大量制作墨灰,再用便宜藥材批量制造,徽墨的價格也下來很多,雖不如傳統徽墨那麽字跡彌久,墨香清遠,但是也足夠便宜,讓很多百姓也用得起。”

“那些制作傳統徽墨的工匠們就聯合起來,到府衙狀告,要求那些用新法制墨的工坊產的墨,不能冠以徽墨的名頭。”

在場眾人先是一笑,緊接著也思考起來。

在蘇州府和松江府,也有過傳統織工要燒毀工坊織布機的事情發生過。

李贄說道:“主權在民,這民到底是哪個民?要如何平衡各個民的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