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成立農會(第3/3頁)

那漁民在海上和這條石斑魚搏鬥了兩日,最後才將魚拖回了港口,獻給了蘇澤。

蘇澤正好將魚拖回了長寧衛,宴請這幫地主,也幸虧現在是冬天,要不是這條魚都臭了。

在更強度的高子化合物漁網發明之前,捕捉這麽大的魚,就是靠著《老人與海》的勇氣和大魚搏鬥了。

但是蘇澤也沒有誆騙他們,如今海上漁業資源豐富,只要撒網總能捕上一些海魚,出海絕對是不虧的。

但是蘇澤自然隱藏了一段,他說道:“包括那產鯨油的鯨魚,在外海也是隨處可見,鯨油的單價不高,但是一頭鯨魚產油高啊,鯨內的脂肪還能制作肥皂。”

南平縣城內已經有販賣肥皂的店鋪了,價格雖然不高,但是也是生意火爆。

聽到這裏,又有地主眼睛放光。

蘇澤繼續說道:“其實長寧衛也有幾條閑職的海上漁船,如果大家不願意買,可以租。”

“這些船都是衛所的旗幟,不會被海道衙門攔截,若是被扣了,長寧衛會去要人要船。”

這麽一說,果然有些膽大的沿海村落地主意動了。

其實在明代初期,海上捕魚行業是非常發達的。

但是漁民以船為家,流動性強,很難管理。

明初讓朱元璋傷腦筋的方國珍海上集團,方國珍就是捕魚和販私鹽起家的。

而方國珍手下,也有大量的漁民和海商。

可以說方國珍集團的強大勢力,也是朱元璋禁海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蘇澤穿越前的時間線上,等到了隆慶開海之後,浙江福建的捕魚行業迅速發展,大量帆船出海捕魚,甚至最遠能到朝鮮附近,南洋地區捕撈。

所以說中國人不是海洋民族,浙江、福建、廣東人首先表示不服。

如今倭寇還沒消滅,蘇澤不過是拋出一個引子。

等到今年恢復海上秩序,自然有人會想要租船出海捕魚。

送走了這幫地主,過了幾天第一批鄉團的人送到了長寧衛。

這些都是那些地主大戶的佃農,有一部分是親信家丁。

蘇澤很快就區分出來,他將兩撥人分開操練,又向這些佃農展示道:

“這是我們和南平縣地主訂立的減租減息的聲明,他們都同意將田租減到朝廷田稅的水平,利息也降到單利五分以內。”

這些佃農面面相覷,竟然有這樣的好事?

蘇澤又說道:“但是自己的權利要自己維護,你們回去之後可以相約組成農會,等地主收租子的時候,再聯合起來抗繳超過的田租利息。”

眾佃農紛紛豎起耳朵,認真的聽著蘇澤講學。

他們白日練兵,晚上在鯨油燈光下聽課。

時間到了嘉靖四十一年的二月。

李贄和梁汝元抵達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