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成立農會(第2/3頁)

不過有雜質的普通玻璃,價格已經迅速卷下來了,鯨油燈用的就是從江南工坊訂購的雜色玻璃燈罩。

鯨油燈的基座是鐵質的,通過黃銅旋鈕控制燈芯,可以控制油燈的光亮大小。

鯨油加注在基座的油座中,比起蠟燭,這種鯨油燈的好處可是太多了。

火焰明亮,玻璃罩可以防風,不會風一吹就滅。

火焰大小可以調節,加注鯨油不容易走火,燒完了自動滅。

南平的地主們,紛紛開始打聽這個鯨油燈到底哪裏買的。

蘇澤笑著說道:“這鯨油燈,長寧衛就有的賣,大家要多少有多少。”

這話倒是不意外,但是接下來蘇澤的話讓眾人驚訝了。

方愛竹端來一個盤子,裏面是整個鯨油燈的零件拆解。

玻璃燈罩、基座、燈芯、黃銅旋鈕,這些就是鯨油燈的主體結構。

蘇澤大方的說道:“制作一盞鯨油燈不難,主要就是四個部分。”

“燒制玻璃的方法,《天工開物》中就有,我看南平城內也有本土的玻璃店了。”

“基座是鐵質的,用翻砂鑄模法就能夠造,《天工開物》中也有制作的辦法,不需要我贅述了。”

“燈芯是特殊的棉繩,不過是紡織的粗一點的棉繩,只要任何一個懂得織布的婦人都能制作。”

“最後這個是黃銅的調節旋鈕,這東西是沖壓的,稍微有些難度,但是用手工制作也是可以的。”

接著蘇澤現場組裝了一次,他說道:

“其實這鯨油燈,大家都是可以自己制作的,此物在福州賣的極好,一盞能賣上二兩銀子。”

二兩銀子?

在場的地主中,也有家裏有工坊的。

這些腦子活絡的,按照原材料價格計算了一下,如果外購玻璃罩,這麽一盞燈成本不到一兩銀子。

如果能自家燒玻璃,怕是成本還不到六錢銀子。

一盞燈就能賺一兩銀子!

眾人的心思,已經從減租減息,到了鯨油燈上。

“這鯨油?”

蘇澤說道:“鯨油此物,是從鯨魚體內提取的,這鯨魚也不是什麽稀罕的東西,外海也有。”

“一頭鯨魚就能提取鯨油萬斤,鯨油在福州有得賣,價格比蠟燭可要低多了,而且一壺鯨油能燒很久。”

“年後在福建幾座城內,都會開設販賣鯨油的店鋪。”

這下子眾人紛紛放下心來,也難怪鯨油燈在福州賣得好呢。

如果鯨油便宜,鯨油燈就屬於一次性成本了,今後只需要購買鯨油就能照明。

解元公果然是財神爺下凡啊!就這麽大方的給家鄉父老指名財路!

有幾個財大氣粗的,當場就買了幾個鯨油燈回去研究。

蘇澤笑著看著眾人研究煤油燈,現在能賣二兩銀子,不代表以後還能賣二兩銀子。

《天工開物》點燃的火種,已經開始燃燒,這一次蘇澤去江南,已經看到很多奇特的產品。

當工商業卷起來之後,自然要創造更多的產品。

任何一種產品有了利潤,也就有更多的商家跟進,然後將價格卷下來。

之前的工坊主,要麽提高工藝,提高生產效率,要麽就要打價格戰,將價格打下來。

二兩銀子,在福州府還只是有錢人家才能買得起的。

可如果降到一兩銀子,那城市中普通雇工家庭,咬牙也能買得起了。

如果降到六錢銀子,那一些窮人家也能買得起。

飽餐一頓,這一次南平的地主們吃到了很多鮮美的魚蝦海產品。

蘇澤介紹道:“這些海產,都是在外海捕捉到的,用的是能在外海航行的漁船。”

聽到外海的漁船,原本對這種事物有興趣的地主也低下頭。

大明朝禁海,對於漁業的控制非常的,“隨心所欲”。

按照洪武爺的規矩,那是片板不能下海,出海捕魚也是禁止的。

但是在明初嚴格執行之後,明中期倭寇興起之前,下海捕魚朝廷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倭亂起來之後,朝廷又幾次禁捕。

如今朝廷的政策也是曖昧,沿海地區很多村子都會出海捕魚,只要不被巡防的衛所查到,朝廷也不會管。

蘇澤又讓人從後廚拿來一副巨大的石斑魚骨架,對著眾人的說道:“今日大家餐中所食的,就是來自這麽一條魚。”

眾人紛紛驚呼起來,竟然有這麽大的魚?

實際上,以目前的漁網材質,根本捕捉不到這麽大的石斑魚。

石斑魚是一種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食肉魚類,肉質鮮美,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這麽大一條的石斑魚,蘇澤從來沒有見過。

但是如今整個外海的漁業資源之豐富,這樣巨大的石斑魚竟然是東奧島上的漁民不小心叉到的。